2024年春假期间,杭州市滨和小学部分小学生在家长代表带领下体验非遗研学活动。
近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春假真的要来了吗?对此,不少家长拍掌叫好,但也有家长担心,春假期间没人看护孩子。中小学春假能落地吗?家长的“后顾之忧”该如何化解?
成长和学业哪个更重要?
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家长,超过半数的家长为春假投了赞成票。
“寒假冷,暑假热。如果能在春光明媚的日子带孩子出去玩玩,那该多好呀!”王女士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三年级。之前,每年寒暑假出行都是全家人甜蜜的“负担”,“人多,消费高,天气也谈不上舒服,感觉每次都没玩好。”
听说“鼓励设置中小学春假”的消息后,王女士第一时间向孩子的班主任求证。当听到“暂未有放假通知”的消息后,她还有些失落。
初一学生家长慕女士对此也深有同感。在她看来,全国各地春季气候都比较宜人,如果能在这个时候带孩子感受大自然、欣赏美景,对缓解孩子学习压力、促进生长发育肯定会有所帮助,“孩子需要劳逸结合,体验式的成长比整天埋在书本习题里更有意义。”
然而,对于放春假,也有一些家长表达了顾虑。“孩子放假,家里就得有人陪。我们每年就那么几天年假,真有点分配不过来。”高女士说,平时没有老人帮忙带娃。“放寒暑假还能把孩子送回老家,短短几天的春假来回跑一趟又觉得有点不值当。”
老师们对春假的态度也不尽相同。“现在太卷了,老师和学生都需要有时间跳出教育教学,走向户外,好好地放空自己、放松身心,从大自然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北京东城区一位中学老师说,特别希望春假能落到实处,把时间真正交给孩子。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增加假期就意味着要调整教学进度。”北京西城区一位小学班主任不无担心,“每次放假之前,学生难免会有些心浮气躁。放假回来,收心也需要一段时间。前前后后加起来的时间也不短,学生的成绩难免受到影响。”
放假不会影响课程进度
早在2004年,杭州市就开始实行中小学放春秋假,也是全国最早探索放春秋假的地区之一。目前已经基本普及到10个区,尚有3个县未开展。春假的时间在5月前后,秋假的时间则是10月前后。根据今年杭州市各区发布的春假安排表,春假安排普遍与五一连休形成共计9天的假期。
“在确保每学年总教学时间不变的前提下,我们适当调整了寒、暑假时间。给春秋假各安排3天时间,可以结合五一、国庆假期放假,也可以把秋假安排在11月份,具体由区、县为单位自行确定时间。”杭州市教育局李老师介绍。
杭州多区都选择在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做出调整。杭州市临平区2025年的春假时间定于4月28日至30日。“我们通过调整,让假期前一周连续上6天,把周日空出来休息,再加上3天的春假可以连着五一放9天。”临平区教育局工作人员沈老师说。
对于家长担心的放春秋假是否会影响校内教学的问题,在杭州市滨和小学副校长董征看来,“不会因为放几天假就影响课程进程,孩子春假回归后精力更加充沛,学习状态更好。”
在放春假的探索之路上,部分大学已先迈出了一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最近公布了春假安排:4月7日至13日,本科生、研究生和一线教师放春假,行政管理岗及校园运行保障人员实施轮休,为师生提供服务。
为帮助学生过个有意义的假期,学校还专门规划了60项研学项目清单:学生可以走进红色革命基地,可以参与职业生涯引航训练营,或者在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接受编钟演奏培训……
中国人民大学也将春假当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校《2024—2025学年校历》显示,4月底为春假时间。有学生表示,春假往往跟劳动节假期连在一起,大多会持续一周左右,甚至可能长达10天。
部分中小学开设春季研学课
一些中小学也尝试在春季开设研学课,带着学生走出校园,甚至走出北京开阔眼界。
3月中旬,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沿着北京中轴线寻访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中山公园等古建,感受古都深厚的历史底蕴。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则开设了研学旅行课程,在春季为学生提供3至5天的“行程包”,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行万里路”。在出发前,学生和家长会投票选出旅行目的地,各学科老师再共同规划行程路线、设计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
“放春假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亲近自然、拓展视野,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如果只是学校放假,学生只能‘家里蹲’,春假就失去了意义。”一位一线从教人员说,研学旅行也算是一种春假,“春天我们带学生外出研学一周,体验不同地域文化,开展跨学科项目研究,促进学生综合性的成长。”
呼吁同步为家长落实年休假制度
对于为中小学设置春秋假,很多网友表示了赞同和期待。“支持,高中之前都应该多玩。”“希望能有春假带孩子出去玩。”……但也有一些家长表达了担忧。“放假9天,总不能关在家里,但是父母又没放假,而且五一出游人太多了。”“对于家里有老人或者有全职带娃的家庭当然是好事,可以带孩子错峰出去玩。但是对于双职工家庭,小孩突然放假就没人管了。”
四川家长程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当地暂时还没有放春假的通知,但是她对于春假制度有些疑虑。“一开始还以为春假要一口气放十天半个月,还挺担心的。如果孩子比较小,家长不好请假还是挺麻烦的。后来看到一些地方执行的是2至3天的春假,这样的话带孩子的事情还可以尽量克服一下,如果学校能够把配套的托管服务做好就太好了。”此外,程女士也提到不同年龄段孩子放春秋假的问题,“我家老大今年初三,建议初三就不要放了。”
采访中,多位受访者呼吁切实执行年休假制度和劳动法相关规定。“学生各类社会活动、旅游出行需要家长陪同,如果不落实家长的年休假制度,政策效果就会打折扣。春秋假制度要真正提高广大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一大关键在于政府和用人单位能否落实家长带薪休假,这既是法律的明确规定,也是优化生育环境的暖心举措。”(综合《北京晚报》《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