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资讯
生态文明进校园
200名小学生 探秘秸秆“变身记”、沙漠“太阳花”
2025-04-16 08:40:02   
2025-04-16 08:40:02    来源:新消息报

同学们在互动中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外来宠物”可能暗藏危机,“秸秆魔法”让废物得以新生,沙漠“太阳花”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4月1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文明进校园科普活动在银川市唐徕小学热闹开场,200名四年级学生怀揣对自然生态的好奇,踏上充满惊喜与收获的“探秘生态安全 追光逐绿好少年”科普之旅。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养宠物?有没有见过巴西龟、鳄龟呢?这两种可别养,它们都是外来入侵物种!”自治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工作人员温佳乐从饲养宠物的角度,为同学们带来了《守护生态防线:警惕外来生物入侵》的精彩分享。“如果不想养宠物了,我们可不能随意放生,要交给有关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理。”听到这儿,有同学小声跟同桌说:“原来随意放生动物这么危险,以后咱们可要注意。”

  随后,自治区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工作人员杨乐带着科普设备登场。“说起核,大家是不是觉得很害怕,谈核色变?其实,核能可是人类未来的终极绿色能源。”杨乐一边展示,一边进行互动式讲解,同学们好奇地伸长脖子张望、踊跃回答问题。

  在《神奇的秸秆“变身记”》科普环节,自治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工作人员杨阳刚开讲,立即引发同学们的好奇。“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烟气,其中含有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污染物,可能导致重污染天气发生。但现在,科技的力量可以让秸秆‘变废为宝’。”通过科普视频、文图讲解,同学们了解到,秸秆可作为动物饲料、“变身”草织品,甚至还能通过“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提高地温,促进植物生长。

  在《沙漠里种出了“太阳花”》分享中,自治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工作人员金雅婷娓娓道来。在宁夏,人们用光伏板在沙漠中种出“太阳花”。光伏板吸收阳光发电,降低沙地温度、减少水分蒸发,助力柠条等沙生植物生长,形成“板上发电、板间养殖、板下修复”的“光伏+”融合发展模式,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几分钟的故事,让同学们沉浸在“太阳花”的奇妙“能力”中。

  “科技能让秸秆‘变废为宝’,沙漠里的‘太阳花’能帮我们守护环境,真神奇!”四年级学生彭清逸说,他将和同学们从节约用水、用电等小事做起,争当生态环境保护小卫士。“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充满奥秘的生态世界。”四年级同学杨思新说,今后他会多关注生态环保方面知识,和同学们积极行动,共同守护绿色家园。(记者 赵锐 实习生 白雨夕)

【编辑】:张剑平
【责任编辑】:张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