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社区故事
侯国玉的“跨行”人生
2019-06-19 07:09:56   
2019-06-19 07:09:56    来源:宁夏日报

  从“小马倌”、运土工到牧羊人,再到木匠、电工、电影放映员、打字员,70岁的侯国玉一生不停地“跨行”。

  侯国玉出生在石嘴山市惠农区农场,从10岁起就辍学开始在农场干活挣工分。

  刚开始,他是一名“小马倌”,牵着生产队的马四处寻找水草肥美的地方。后来,农场开垦荒地,侯国玉成了运土工。由于年龄太小,其他人都是挑两个担子,侯国玉使出浑身劲儿才能挑一个担子,或者是和别人合作用一个小推车运土。“活儿很繁重,但大家互相帮忙,天天有说有唱,心里高兴就感觉不到累了。”侯国玉回忆道。

  垦荒结束之后,侯国玉有了新工作,到贺兰山牧羊。惠农区农场有1万多只羊,在贺兰山建了多个羊圈,3个人负责管理一个羊圈。“在山上天天和羊做伴,只有每隔一段时间,去十多公里外的火车站买米面油、蔬菜,才能见到人。”侯国玉回想起放羊生活,仍倍感寂寞。

  “农场平时生产用的小推车、锹把等经常坏,最多时,我一次性修过50把铁锹。”“羊倌”当了两年多,侯国玉跨行成为木匠学徒。8年后,他成了手艺熟练的木工。“那会儿叫干啥就干啥,不会就自己去学。”从木匠到电工,侯国玉学会了修电灯保险丝、修脱粒机、修柴油发电机……

  “那会儿看电影很稀罕,设备也很贵,场里想着我干电工对设备懂一些。”学了半年放映知识,考取了电影放映员执照,侯国玉从电工变成放映员。在农场空旷处固定支上架子,每次放电影只要把幕布一挂,就能满足几百人的观看需要。《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青松岭》《地道战》《英雄儿女》……每周放映两次电影,除农场职工,周围其他单位的职工和附近的农民都闻声而来,观影人数达五六百人甚至上千人,这让侯国玉倍感骄傲。当放映员期间,侯国玉又自学打字,成为一名打字员。同时他参加自学考试,取得大专文凭,又考上党校函授班取得本科文凭,当了8年的打字员,他又一次转岗到场部办公室,直至退休。

  “没有党和国家好政策,我的生活也不会这么丰富多彩。”侯国玉说。(记者 杨超)

【编辑】:杨丽
【责任编辑】:贺璐璐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