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垃圾分类尾菜厨余循环利用(兴庆)中心工作人员对尾菜进行分类。
剥掉的白菜叶等尾菜和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有什么关系?
12月3日清晨,银川市北环蔬菜批发市场热闹异常,大量蔬菜在此达成交易。挑拣、剥离后,“模样俊俏”的大白菜等运往超市销售,烂菜叶等尾菜被弃至收集尾菜的专用垃圾桶。
7时,银川市荣洁公司的垃圾收集车开进北环批发市场,将这些尾菜统一收运至银川市垃圾分类尾菜厨余循环利用(兴庆)中心。在这里,经过工艺处理的尾菜,摇身变成“农家宝”。
12月3日,记者在银川市垃圾分类尾菜厨余垃圾循环利用(兴庆)中心看到,烂白菜等尾菜被破碎制浆后,加入微生物菌后浆液进入发酵区。据介绍,经过7天密闭发酵,这些垃圾就变成了微生物液态肥。
这项技术,通过模拟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研发。流程是先利用粉碎装置进行粉碎,通过特殊爆气装置防止腐败,进行三次发酵,再通过光合成培养槽进行氨基酸发酵,然后作为微生物液体肥料储存在储备槽中备用。
“以氨基酸为主要成分的液态有机肥,不仅能促进农作物快速生长,而且能有效恢复被化肥及农药破坏的土壤,增加土壤生物活性,达到肥沃土地的目的。”银川市荣洁公司八里桥垃圾转运站负责人田滨说,该中心于今年3月正式运行,这种液态肥已在贺兰山东麓部分葡萄园及贺兰县一些乡镇应用。
过去,尾菜是农贸市场以及超市生活垃圾的污染物,只能掩埋处理或焚烧。目前,银川市垃圾分类尾菜厨余垃圾循环利用(兴庆)中心日处理有机废弃物30吨,年生产微生物液肥9600吨。据了解,不仅尾菜能生产液态肥,家庭产生的厨余垃圾也可以应用此技术变废为宝。
据测算,尾菜、厨余垃圾占居民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的30%—50%,属于高频次投放、低热值易腐烂垃圾。
银川市以湿垃圾处理为抓手,采取就近处理的方法,先后在西夏区和兴庆区分别引进北京金甲壳虫公司和环创(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尾菜、厨余垃圾处理企业,对辖区冷链物流、商超、菜篮子工程、早(夜)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产生的湿垃圾实行收集处理全覆盖。2017年9月至今,处理厨余(尾菜)7652吨,制作有机肥料1400余吨,液态肥2000余吨。通过推行尾菜、厨余、餐厨垃圾市场化处置,银川市按减量处理吨位给予处置企业补贴,真正实现了“让政府看到成绩、企业健康发展、居民得到实惠”。(记者 乔素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