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起,有了‘羊肉包机’,宁夏羊肉‘登机’飞行2个多小时后抵达杭州,即可快速分拨发往华东、华中、华南各地。”2月11日,《北京日报》8版刊发了《宁夏羊肉“包机”飞向全国》一文。文章标题下标注着采访地点:宁夏银川;记者:白波。
除夕前一天,在北京日报工作的白波赶回宁夏银川市过年。回来的几天,在与家人共度欢乐春节的间隙,白波还惦记着“走基层”。
大年初四,白波来到多年未曾踏足的信义市场采访。从上大学算起,白波离开家乡已有十二三年。“市场的格局没有太大变化,东头入口处是几家牛羊肉铺,接着是卖白条鸡和熟食的店。”这家颇有年头的菜市场有许多老银川人的记忆,也同样有白波的记忆。
这次新春走基层,在采访中从顺丰速运宁夏公司销售部了解到今年春节前共有1690多吨宁夏羊肉发往全国各地,白波也由衷地感到高兴:“盐池羊肉如今名气越叫越响,算是宣传出去了,现在北京的涮羊肉动不动就用盐池滩羊肉。”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白波一直在北京从事新闻采访工作。作为一个媒体人,白波比较关注宁夏的对外宣传。“这两年宁夏拍的《神秘的西夏》《贺兰山》《六盘山》等几部纪录片都挺不错,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一直以来,白波也总希望通过自己的报道让更多人了解家乡宁夏。曾在一家体育媒体工作时,他先后采写过《宁夏武术人追忆于承惠》《乙级队来了个洋教练》等稿件,向更多区外读者介绍了宁夏武术、足球等体育项目开展及宁夏举办少数民族运动会等情况;《武樾人生》则介绍了从宁夏走出去的演员吴樾。
“我想多写写有关宁夏的文章,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宁夏、走进宁夏。”白波每年都会回几趟宁夏。去年夏天还回来参加了宁夏举办的葡萄酒产业采访活动,并采写了《贺兰山下的“紫色传奇”》。
白波每次回宁夏都有不一样的更好的感受。“我过去一年出差采访比较多,相比之下明显感觉银川的空气更好了,银川人的精神面貌也很好。”白波说,“就像这次大过年的联系采访,无论是政府部门、个体户,还是普通市民,所有人都很热心、很配合。”
除了为家乡的宣传尽一份力,白波对于更好地宣传宁夏也常有思考:“我觉得我们宁夏还可以在研发旅游文创产品上再多下些功夫,通过提炼出‘最宁夏’的文化旅游元素,更好地提升宁夏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记者 房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