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尾气净化液经检验各项指标合格,进入成品灌装生产线。
核心提示:
柴油尾气净化液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记者带你了解宁夏石化公司立足前沿、选题立项,取经调研、优化工艺,过程控制、确保质量等全过程,揭开一瓶柴油尾气净化液的奥秘。
(一)诞生
2月28日,在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工业公司车用尿素装置现场,干净明亮的厂房内,7名工人正在忙碌着,有的工人有条不紊地将容量10公斤的白色透明塑料成品罐装桶,一个一个整齐地摆放在车用尿素灌装线上,等待成品灌装。
“每天一上班,我们就按照公司下达的生产计划准备好生产原料,开启尿素提升机按比例进行调和操作,利用快速检测仪进行检测,使尿素含量达到32.8%,产出的柴油尾气净化液经过中心化验室成品检验,再进入过滤系统过滤杂质,保证液体清洁,最后送入灌装线,整个生产流程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宁夏石化工业公司车用尿素装置生产负责人赵明超说。
2月26日,宁夏石化公司年产3万吨年车用尿素项目建成投产后经过系统优化,正式产出合格的柴油尾气净化液。
经检验,产品各项指标合格,尿素含量32.8%,达到设计指标。这标志着宁夏石化公司立足环保开发、引领企业转型升级的创新产品正式投入工业化生产,将广泛推向市场。
柴油尾气净化液,“乳名”车用尿素、汽车环保尿素,具有性能稳定、不需压力罐储存、安全无污染等特点,在各种汽车上添加使用既安全又方便。
使用柴油尾气净化液,为什么能降低污染?在宁夏石化科技处科研员包经珊眼中,这瓶液体是这样的:“组成成分为31.8-33.3%的高纯尿素和68.2-66.7%的去离子水;应用原理是通过将尿素热解产生的氨气与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产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具备降低由于氮氧化物排放所引起的污染的特质。”
据介绍,我国是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其中,重型卡车保有量为2300多万辆。随着环保要求的更加严格,未来数年内车用尿素市场将经历一个发展壮大的过程,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二)孕育
宁夏石化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百万吨尿素生产企业之一,公司化肥业务拥有3套大型化肥生产装置,随着近些年农用尿素产能过剩,仅1套装置开工生产,企业转型升级发展迫在眉睫。
如何转型?经过大量市场调研,公司发现国内立足环保的车用尿素市场刚刚起步,市场空间、需求潜力大。
“国家对大气污染排放治理的力度不断加大,尾气处理政策严格执行,近年来,车用尿素市场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宁夏石化科技处处长姜磊说,据专家估计,按目前国内柴油车保有量计算,如汽车尾气全部得到处理,年需柴油尾气净化液约700万吨,而全国年产能仅为200万吨左右。
2016年,车用尿素新产品科研项目被列入宁夏石化公司年度第一批投资计划,由科技管理处牵头,营销调运部、化肥一厂等单位共同参与,正式开展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工作。
“如何攻克农用尿素生产向车用尿素生产转型的技术壁垒、向成熟技术取经?”姜磊说,2016年4月,宁夏石化公司组织车用尿素新产品开发与研究项目组人员前往武汉、南京等地厂家调研,在生产设备、产能规模、工艺技术等方面学习取经。
经过调研学习,宁夏石化公司决定以本公司化肥一厂生产的固体尿素为原料,采用普通尿素提纯工艺,通过与纯水一起配置,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车用尿素水溶液。
经过一系列充分准备,2018年8月项目启动,当年11月29日完成建设。今年2月22日,车用尿素正式投产,并一次投料成功,全流程打通,成功产出车用尿素成品。
(三)培育
相比农用尿素生产,车用尿素生产标准更加严格。
按照生产分工,宁夏石化化肥一厂负责生产车用尿素原料。为从源头上把控好原料生产质量,化肥一厂精心调整工艺操作,采取提高装置负荷、对蒸发系统一二段温度和各相关设备液位进行低限操作、多次分析尿素中甲醛含量等措施,严格控制车用尿素原料指标合格。
“车用尿素原料甲醛含量指标、缩二脲指标要求近乎苛刻,农用尿素缩二脲内部控制指标要求小于0.9,这本已是非常严格的指标要求,但车用尿素原料指标则要求控制在0.8以下。”宁夏石化化肥一厂副厂长豆怀斌介绍说。
为确保车用尿素原料不受各种灰尘及机械杂质的污染,转产前,化肥一厂包装工段30多名员工齐上阵,穿上笨拙的连体服,戴上口罩,拿着钢刷子,对振动筛、料仓等设备部位积存的甲醛含量高的农用尿素、各种灰尘等进行仔细清理,确保固体尿素原料各参数规格均优于车用尿素生产所要求的最低原料限制。
宁夏石化公司将保障车用尿素成品质量放在首位,从源头把控,加强产品检测,制定详细分析计划,加大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分析频次,与具有CMA认证的检验机构合作,每月对车用尿素样品送检,进行全项目共18项分析,全方位确保产品质量合格,以让客户放心使用。
“按照市场需求,目前,装置日产柴油尾气净化液30吨,预计今年将生产5000吨。”宁夏石化公司车用尿素装置生产负责人赵明超说。(记者 张慈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