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工聚精会神地缝制塑料编织袋。
扶贫车间里暖意融融。
“今天,公司给工作一周以上的工人每人发一套润肤油、一枚珍藏版钱币、一束鲜花、一本优秀员工荣誉证书,给初次报到上班的工人每人发放一箱牛奶,祝愿所有在扶贫车间工作的移民心想事成、幸福安康、和和美美……”
3月13日,吴忠市利通区上桥镇失地农民创业园区碧盛纺织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内,负责人张磊向移民工人们发放爱心礼物。
“一套润肤油、一枚珍藏版钱币、一束鲜花,寓意‘有钱花’,借此机会和工人们增进感情,拉近距离,更好地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把扶贫车间这项民生事业办好。”张磊说。
与扶贫车间毗邻的,是一间温馨且充满书香气息的儿童之家。感冒无法上学的5岁孩子马静,安静地阅读儿童故事书籍。而其妈妈正在旁边车间忙碌着。
儿童之家内,书籍、玩具、蹦床、鲜花、座椅、运动器械区、休息区等一应俱全。
53岁的冶生发,老家在彭阳县,昔日靠经营服装生意为生,2017年由于生意不景气失业在家。去年移民搬迁至上桥镇后,该镇为其在锦都城小区分配了一套住房。
“在车间搬运塑料编织袋工作量小,技术要求低,一天能挣80元,中午下班不到5分钟就能回到家了。今天扶贫车间负责人发放礼物,让俺感到心里暖暖的。”冶生发说。
2018年以来,上桥镇陆续接收彭阳、西吉、同心三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劳务移民205户873人,目前在锦都城小区稳定居住114户。
为解决劳务移民“候鸟”式生活工作现状,2019年初上桥镇党委、政府决定在全镇范围内打造扶贫车间,吸纳“十三五”劳务移民稳定就业。
“每名机关党员包抓帮扶3至4户移民,实施‘党员领航’工程,将就业政策宣传到位,鼓励劳务移民到扶贫车间工作,实现家门口就业,企业也解决了用工需求。”镇党委书记李国强说。
上桥镇副镇长马彩霞告诉记者,扶贫车间采用“企业(能人)+车间+贫困户”模式,鼓励行政村利用村集体老仓库、老厂房、学校旧址等场地进行修整,完善道路交通、水电和消防等基础设施,引进企业(能人)创建扶贫车间。
“扶贫车间招收工人男女不限,统一培训、随到随学。实习期每天还发放50元生活费,直到学会上岗为止。工作期间实行计件工资,月工资能达3000元以上。移民在扶贫车间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每月补助300元哩。”移民兰保存说。(宁夏日报记者 苏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