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是白居易诗中的美景。如今,这灵动绝美的画面出现在银川市兴庆区燕鸽湖社区湖心公园湖畔。每天,上千只红嘴鸥到此驻足,它们时而低空盘旋,时而畅游湖面,吸引了无数居民和摄影爱好者。
3月19日8时,燕鸽湖社区70岁的居民冯玉召把面包揉成小块抛给红嘴鸥,看它们“贪婪”地抢食,听它们清脆的歌声。“今年红嘴鸥来得早,数量也比往年多。每天一大早,就有好多人来燕鸽湖喂鸟。”冯玉召说。
红嘴欧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初在昆明,3月中旬起经四川省绵阳市向北迁徙,3月起会在银川停留一个月左右,之后再向北迁徙。银川市已成为红嘴鸥迁徙路上的一个重要栖息地。
将鸟儿不远万里吸引过来的燕鸽湖并非天然湖泊。“以前,这里是一片盐碱滩,为了美化环境,有关部门在这里挖了一个人工湖。十几年前,燕鸽湖的生态并不是很好,水草疯长,还一度受到周边工厂的污染,不仅鸟儿不愿意逗留,连附近居民出门散步都绕着走。”冯玉召说。
2009年,红嘴鸥初次光临燕鸽湖时,仅有十几只。随着燕鸽湖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以及居民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红嘴鸥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如今已达数千只。
去年,银川市通过了国际湿地城市认证。银川市湿地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10年,银川市累计投入30多亿元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目前,银川市湿地率达10.65%,湿地保护率达78.5%,拥有6处国家湿地公园,有近200个自然湖泊、沼泽湿地,有野生鸟类200多种。近年来,除了园林、环保、教育等部门组织开展“爱鸟周”等科普宣传活动,越来越多的市民也自发投喂、救助受伤掉队候鸟,形成了爱鸟护鸟的良好氛围。
相对于燕鸽湖,临近的鸣翠湖位于中国西部以及东亚至澳大利亚鸟类重要迁徙路线上。2001年,经专家组实地考察,鸣翠湖湿地有鸟类97种,包括大鸨、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生物多样性综合体,是中国荒漠化湿地中具有独特属性的生态环境区。
近年来,宁夏大力恢复湿地生态资源,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为野生鸟类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觅食空间,鸟类种群和数量均呈增长趋势。目前,宁夏已发现鸟类32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9种,有黑鹳、白尾海雕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8种,有灰雁、大小天鹅等。(马忠 文/图)
银川市民在燕鸽湖公园投喂红嘴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