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高杆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的作用是保护隧道、桥梁免受损失。
“在通往我家村子的路面上,有一条被水泥立柱架起的高速公路横穿而过,为保护高速公路,乡村路面上安装了限高杆。我时常会看到限高杆被破坏或被碰伤。”灵武市梧桐树学校四年级学生李涛说。
2017年6月,在目睹限高杆被毁的事件后,李涛找到教师王志明,把自己的想法跟老师做了交流。
“你的想法非常好,如果我们能设计一款有效解决问题的限高杆,不仅能帮大家减少损失,或许还能参加创新比赛。”王志明鼓励道。
说干就干。李涛通过走访、网上查阅等方法得知,限高杆被损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司机不知道车辆载货后的具体高度,对通过限高杆有侥幸心理;二是司机对路况不熟,车辆行驶速度太快,来不及刹车。
对此,王志明和李涛很快设计出了初始方案,并不断改进优化。两个月后,第一套新型限高杆模型终于制作完成。“我们主要在现有限高杆的基础上加了一对立柱,在立柱顶端预留了滑行轨道和弹簧,车辆驶过限高杆时,碰到限高杆横杆能起到缓冲作用,有效减少人员、车辆和限高杆的损失。”李涛说,2018年10月,他带着作品参加了灵武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得不错的成绩。
面对大家的认可,李涛和王志明并没有止步不前。他们不断改进方案,力求使设计更加科学、先进。在不断尝试后,师生二人对原有的设计进行改装,在限高杆前方安装了红外线激光开关报警器,当车辆高出限高高度,报警器就会自动报警,警示司机不能通过。“这样一来,就能实现双保险,真正有效减少限高杆和车辆的损伤。”这一次,师生二人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
今年3月,李涛带着设计作品参加了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学生创新成果项目一等奖的好成绩。
“通过参与创新项目,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王志明说。(记者 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