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镜·宁夏”即宁夏气象业务服务全流程实时监控与智慧管理中心。在这里每天汇集海量气象监测数据、气象预报,能实现气象服务产品自动生成、智能制作、智慧发布,为我区提供一流气象服务。记者 鲁延宏 摄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幅夏种时节最常见的画面,近些年在宁夏的大面积连片农田里却不复再现。
4月24日,在位于灵武市崇兴镇杜木桥村的综合智能园区,记者看到一辆装有卫星平地系统的大型智能拖拉机正在平整土地,为即将到来的夏种做准备。
宁夏绿先锋农业机械化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刚向记者介绍,移动车载端通过接收基站所发射的电台信号进行内部计算实现对平地机一系列的控制操作,平整误差不超过3厘米。2018年,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为绿先锋量身打造了一套综合智能化农业示范管理平台,配置农情监测、遥感监测系统、农业生产管理与调度、农机作业远程监测(控)、农田精细平整等智能系统。“只要坐在办公室里,就可监测到每台机械的作业轨迹,由此分析出其作业质量是否达到标准化目标。”
今年,公司又引进了精量施肥控制、精量播种控制、精量喷药电控等智能系统。“还有这植保无人机,以前需要农民背上喷雾器,一手打气一手打药,一个人辛苦整天也就洒上10亩地,而现在同样的面积同样的药量,一台无人机只需要15分钟就能完成。”指着眼前的一台无人机,王海刚说,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精量施肥控制系统每亩地可减少用肥22%以上;精量喷药系统,可降低用药量25%;精量播种控制系统播种量可减少40%,仅此3项加之农机费,每亩地可为农民节约成本近100元,“从靠经验到看数据,变化大着呢,智慧农业将农民从繁重的农活中解放出来,种地不用人,全程机械化。”
据了解,我区从2016年开始,引进试验示范智能农机装备,先后在贺兰原种场、灵武市建立了智能农机化生产技术示范园区,引进农机精准作业远程监管、农机作业远程调度、农机作业维修诊断、农业小气候监测、自动驾驶、农田网格化管理、精准施肥播种、变量喷药、无人机植保作业装备等,园区面积共计4000亩。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大型智能农机具的应用不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也让农业生产从‘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为宁夏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宁夏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记者 张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