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建设美丽新宁夏
乡村“头雁”飞
2019-06-14 07:11:40   
2019-06-14 07:11:40    来源:宁夏日报

  (一)

  6月10日,在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镇河村党群示范基地的一栋大棚里,李巧玲拎着一只筐穿梭在秧架间,不一会儿,一颗颗红润的西红柿装满了筐。

  当天是新百超市来收购西红柿的日子,所有西红柿都要现摘。摘果、检查、摘蒂、装箱,数个小时后,一箱箱西红柿便会出现在超市货架上。

  “这个鲜食西红柿品种叫普罗旺斯,皮薄汁多,口感沙甜,味道不比莲湖西红柿差。”李巧玲家里共有5栋棚,其中4栋种樱桃番茄,一栋种鲜食西红柿。

  今年,镇河村借助农超对接契机,鼓励党员带头种植西红柿新品种。李巧玲种了20多年西红柿,经验丰富,便当仁不让地成为“领头雁”之一。

  1月20日,“普罗旺斯”种苗在李巧玲的大棚落户,4月26日起开始进入收获期。“超市会不定期来收西红柿,每次大约需要200箱。”李巧玲给记者算账:“一箱大约8斤,按照一斤4元计算,每次超市来收购,我就有6400元进账。”

  李巧玲说,等这茬采摘期结束,如果超市销售效果好,明年就向村里农户推广种植这个新品种。

  如今,镇河村种植西红柿的温棚超过1500栋,种植面积3700亩,比去年增加了200亩。说起西红柿产业,镇河村党支部书记曹忠林一脸自豪。“我们的西红柿不愁卖,西安、上海、南京等地的商贩都是回头客,每年都会来收购。”他说,尝试种植新品种,是为了促进村民增收。鲜食西红柿每斤价格大约是普通西红柿的两倍。

  2012年镇河村村民人均收入7200元,今年村民人均收入有望达到1.58万元。“有了党员示范引领,农户在引进种植新品种时,心里也有底了。”曹忠林说。

  (二)

  6月13日,大新镇燕鸽湖银燕园社区主任刘梅在朋友圈发了个短视频:温棚里,绿油油的吊瓜藏在秧苗中,长势喜人。

  当天,刘梅带领社区党员到大新镇田园综合体项目内的党小组责任棚劳动时,在休息间隙拍摄了上面的视频。自4月26日大新镇启动“党员积分制、种好责任田”党建项目后,500余名辖区党员、志愿者及群众轮流进大棚、下田间,纷纷认领责任田,用劳动助力发展村集体产业经济。

  时近正午,大多数党员和志愿者都已收工回家,大新村9队队长赵年智还留在棚里,挨个为香瓜苗人工授粉。“这种技术活还得我自己来。”赵年智说,对于有种植经验的老党员,他稍加点拨,就能进行盘秧、打茬等专业活。年轻党员没有技术,就帮着干些除草、插秧的简单活。

  “农时不等人。”赵年智笑着说,作为一名拥有34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主动认领一份责任田,就是希望用自己多年积累的农业经验,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尽份力量。

  大新镇发起的认领责任田党建项目历时2个多月,是以大新村、燕鸽村联合成立的宁夏梦回田园合作社建设的田园综合体项目为依托,由大新村村委会自筹资金38.71万元,修缮改造现有47栋温棚,以种植黄瓜、西红柿、草莓、萝卜等农作物为主,发动辖区党员、群众投工投劳。同时,实行党员劳动积分制,每名党员群众每年配置100个积分,劳动工时满1天(或满8小时)计算1个积分,每个积分对应100元人民币报酬,每年党员所得积分不得少于30个。

  “耕种期实现收益后,我们将根据奖励办法给予奖励。”大新村党支部书记海洋东说,每年党员积攒的积分可选择兑换酬劳或以股份形式入股到合作社。到今年年底,大新村、燕鸽村还将从村集体经济中抽出部分资金,对党员进行反哺奖励。“希望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海洋东说。

  “兴庆区可种植土地面积小,必须在土地集约化和成效性农业上做文章。”兴庆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研究员张桂芳说,兴庆区各乡镇通过土地流转、托管、种植高端产品等方式,进一步推动辖区特色农业发展。同时积极扶持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通过新品种引进推广、将农业特派员和实用技术人员送到田间地头等方式,助力农户增收。

  “‘一村一品’的实施,加上党员带头引领示范,兴庆区各村的特色种植可谓百花齐放。通贵乡利用种粮优势推广优质稻,镇河村的西红柿种植规模越来越大,五渡桥村的蔬菜育苗也渐渐被更多人所知。农户有了奔头,乡村振兴就更有希望。”张桂芳说。(记者 张 唯 文/图)

<p>  大新镇的党员一有时间,就会来到自己的责任棚内积极劳动。</p>

大新镇的党员一有时间,就会来到自己的责任棚内积极劳动。

【编辑】:石卿
【责任编辑】:贺璐璐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