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建设美丽新宁夏
新产业带来新希望
2019-06-28 07:04:35   
2019-06-28 07:04:35    来源:宁夏日报

  核心提示

  温顺的兔子,可爱的鸽子,不仅能做宠物,还能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2017年以来,贺兰县洪广镇欣荣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农户发展劳动强度小、市场前景好的肉兔肉鸽养殖,这一项目已成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

<p>  方琦和父亲正在给兔子准备饲料。</p>

方琦和父亲正在给兔子准备饲料。

  “敲”开致富门

  在洪广镇欣荣村,提起返乡创业青年方琦,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个29岁的小伙子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从一个养殖兔子的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而且摘掉了戴在一家10口人头上的“贫困帽”。

  大学毕业后,方琦在银川做过不少工作,虽然一个月也能挣几千元钱,但一想到自己家还没有脱贫,他就焦急万分。2017年,他得知村上建大棚,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就决定回到村上创业。

  方琦向亲朋好友借了5万元钱,又通过金融扶贫贷款贷了10万元,总共投资15万元租了村上的养殖大棚发展肉兔养殖。

  “刚开始没经验,对兔子配种技术掌握不好,死了不少兔子。”方琦回忆,他从山东进了200只种兔,因水土不服,100只母兔只产了20窝,而且兔子成活率也不高。

  面对困境,方琦没有气馁。他查找原因,并不断地学习配种技术。为了保证饲料安全,他自己加工饲料,把麸皮、玉米、苜蓿、豆粕碾碎后混在一起喂给兔子吃。慢慢的,这些温顺可爱的小家伙在方琦的精心饲养下,个个长得肥硕健壮,死亡率越来越低。

  “一只种兔一年能下六七窝,至少能产40只兔子。”方琦告诉记者,如今他的兔子出栏量已达1万只,存栏量有3000只,去年年收入超过10万元。

  方琦还托管了村上3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兔子,每年给每户分红850元,连续分红3年,3年后再给每户返还资金3000元。“今年我还打算申请一栋棚,再引进一些新品种。”方琦坦言,他希望通过发展肉兔养殖,能带动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

  目前,欣荣村有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事肉兔及长毛兔养殖,养殖棚7栋。帮扶单位为村里每户建档立卡户提供双到资金4000元,共实施肉兔托管75户、长毛兔托管30户。

<p>  常汉义看着自家的鸽子乐得合不拢嘴。</p>

常汉义看着自家的鸽子乐得合不拢嘴。

  “衔”来金钥匙

  “您要多少只?100只。您在什么地方?我送过去。”6月25日,贺兰县洪广镇欣荣村村民常汉义接到鸽子定货电话后喜笑颜开。

  2013年,常汉义一家7口从西吉县田坪乡南岔村迁入欣荣村,2014年,常汉义家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人仅靠常汉义一人打工的收入维持生活。

  “做梦都想脱贫,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脱贫。”常汉义说,2017年村里盖起了大棚,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他心里一热,便和朋友一起借钱贷款投资建设了一栋鸽棚,没想到小小的鸽子只用了一年多就给他“衔”来了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常汉义的鸽棚总共养了4500只种鸽,一只种鸽一年最少产16只鸽子。“养这些小家伙可要精心呢。”常汉义表示,鸽子最怕疫病,为了尽快掌握科学养殖技术,他到处向人请教,并参加镇上安排培训,学习掌握专业养殖技能。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常汉义已熟练掌握了肉鸽饲养、繁殖、疫病防治等全套技术。整个喂养过程实现了全自动化,每周定期杀菌消毒,每月定期防疫,丝毫不敢怠慢。

  “鸽子蛋一个能卖3.5元,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是很好的补品。今年的鸽子和鸽子蛋供不应求。”常汉义笑着说,去年养殖鸽子给他带来了10万元的收入,年底他就摘掉了“贫困帽”。

  欣荣村肉鸽养殖从2017年起步发展,目前,4户村民养殖肉鸽2万只;实施肉鸽托管69户,3年托管期每年分别分红850元、1020元、1135元。(记者 张晓慧 文/图)

【编辑】:王雪玲
【责任编辑】:贺璐璐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