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胡心浩,正值入伏。头戴斗笠、脚蹬高靴的他顶着30摄氏度高温,正在葡萄园内忙碌。别看他一身技术员的装扮,其实眼前的胡心浩不但是同济大学本科加澳大利亚阿莱德莱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还是一家酒业有限公司的首席技术顾问。他在甘土葡萄园内推广的“葡萄灌溉传感器”技术,更让甘土种植的葡萄屡获国内外专家及酒庄好评。
胡心浩可谓是甘土葡萄园内的“宝藏男孩”:
给葡萄园区的8个灌区内安装了24个传感器,位于不同的深度:0.5米、1米和1.5米,用以了解不同土壤深度水的势能和葡萄根系的表现;自主研发了智能气象站,用于监测风速风向、温度、降水等指标,并实时上传到云平台,让管理者可以登陆手机查看葡萄园气象;自主研发了一款GIS葡萄园管理软件,将每株葡萄进行编号,将位置、生长状况、采摘时间、果实指标等信息录入数据库,方便质量溯源,视频监控系统还可以对设定的区域进行实时图像采集。加上自动灌溉系统、远程移动控制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在胡心浩的一系列“硬核”操作下,甘土葡萄园被高科技全面“武装”起来。
不仅如此,胡心浩还把无人机技术也用在了葡萄种植上,操作无人机在葡萄园上面完整地扫描一遍,用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计算出各个地块缺株断苗的比例,再用多光谱各个波段的运算绘制葡萄长势图。这样一来,葡萄园可以根据航空影像决定哪些地块需要把葡萄拔出重新栽种,哪些地块需要补种。再通过长势图像进一步加强管理,尤其是葡萄园的水肥管理,以便让长势更加均一。
最近,不服输的胡心浩又研发出了一套基于微型红外温度传感器的低成本平台。“现有技术下的传感器、气象站、土壤水势等都是通过外界因素来推测葡萄长势情况,说白了就是间接手段,而红外温度探头能直接通过测量葡萄叶幕温度,从而确定葡萄水分状态,是一种最直接、最准确的探测方式。”胡心浩告诉记者,目前这一研发已有一定基础,并已经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了展示,现在就需要靠不断实践来验证这一平台的可靠性。“我有信心,这项放在国际上也属于一流的葡萄栽培技术,将来一定会为咱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葡萄种植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记者 王婧雅 文/图)
胡心浩正在葡萄园内检测葡萄灌溉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