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高铁连,港口工厂帮修建。就业增加受欢迎,经济互补财力添……”8月21日,记者见到72岁的刘征老人时,他正在修改新创作的《建国七十年成就赞》,这是刘征退休后创作的第九十个作品。这首新作诗歌,将以朗诵的表演形式参加近期举办的一个文艺汇演。
1996年,刘征从银川市卫生系统退休后,一直积极参加社区的志愿工作,退休不退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讲述身边的好人好事。即使期间被查出患病,需要长期化疗,他也从未放弃过这份公益事业。
刘征退休后服务的第一个社区是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街道办事处锦绣苑社区。社区工作人员邀请爱拉二胡、爱写文章的刘征担任社区文化宣传委员。“上任”之初,刘征组织成立了舞蹈、说唱、快板、小品、宁夏花儿等多个兴趣队。在刘征的带领下,社区的兴趣队办得格外红火。但很快,大伙发现,只有兴趣队还不够,大家还需要接地气的文艺作品。
虽然以前爱好写作,但真正创作起文艺作品又是另一回事。没有任何经验的刘征开始了求教之路,他多次跟专业人士请教押韵、对仗等知识技巧。通过大量练习,刘征的作品越来越成熟,作品被排成了小品、快板、歌曲等多种形式的文艺节目。在他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社区文化生活越发丰富。
2015年,刘征搬至兴庆区凤凰北街街道办事处崇安社区。这个社区老人较为集中,在刘征的提议和社区的大力支持下,社区市民学校创立,刘征被推选为市民学校校长。
刘征提出“老师不领工资,学员不收学费,节假日全开放”的办学理念。面对学校缺老师的现状,刘征四处奔走,说服有文艺特长的人到市民学校义务教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学校的义务教学老师越来越多,课程丰富后,不但本社区的老年人踊跃报名上课,附近社区的居民也积极参与。
在刘征的努力下,社区市民学校开设了剪纸、编织、书法、歌唱、舞蹈等近十门课程,社区老年人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刘征常常配合文艺团体编写文艺节目,他编写的《五朵金花赞兴庆》《凤凰北街和谐社区赞》等剧本在街道活动演出中反响热烈。
让很多居民惊讶的是,这位乐于助人、热爱公益的老人每周都是靠3次血液透析来维持为大家服务的精力。疾病的困扰常常让他头晕、呕吐,但他总是笑着面对。得病后,他更加专注公益事业,多次到残疾儿童福利院、托老中心、老年公寓为老人、儿童义务表演文艺节目,他还自学理发,为社区高龄老人免费理发百余次。
刘征说,他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多做好事,用自己的力量传播正能量。(记者 赵婷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