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志愿者郑国强在村口卡点进行信息登记。(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月26日,虽已是初春时节,中宁县太阳梁乡白马梁村在阴沉的天气里依旧显得寒冷。
“叔叔好,我们又来了。今天要麻烦您和家人扫一下这个二维码,把自己的各项信息填上。”一大早,返乡大学生志愿者郑国强来到村民郑秉元家,协助村干部进行第二次村民信息统计。
郑秉元今年70多岁,扫码填写信息对他而言陌生又困难。买手机主要是为了跟外出打工的儿子打电话,识字不多的他对其他操作几乎一窍不通。
在村里,和郑秉元一样对“扫码”犯难的人不在少数。为了让大家顺利填报信息,郑国强每天和村里的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兵分几路,为村民示范填写操作,指导大家如实填报。
“教大家填报信息相对耗时一些,今天我们小分队一共走访了200多户人家,明天还得使使劲,尽早完成这项工作。”一天的工作结束,郑国强一边统计走访户数,一边规划着第二天的工作。
从1月26日到现在,郑国强和小伙伴们协助白马梁村村干部,开展了一个月的志愿服务。这群“95后”青年用踏实负责的劲头,让村里的疫情防控也多了一些温暖的画面。
一个多月前,一场疫情的到来,让原本热闹的白马梁村陷入沉寂。为了做好疫情防控,村干部紧急在村口设了防控卡点,并挨家挨户入户登记信息。放假在家的郑国强看到村干部匆忙的身影,一时间陷入沉思。“村子近600户人家,村干部只有几人,疫情防控刻不容缓,作为一名宁夏医科大学的学生,我应该想办法做点什么。”回顾当初参与志愿服务的初衷,郑国强这样说。
说干就干,他立即与同村的返乡大学生取得联系,组成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1月26日,4名队员在村部正式“报到”。
正在为人手不够而发愁的村干部高兴不已。“真是好娃娃,关键时刻正需要大家的力量。”村支书张树仁说。
几名大学生被分配到不同的岗位,协助村干部进行登记、入户、宣传等工作。郑国强负责与村医一起,每天为从外地返回正居家隔离的村民测量体温、消毒并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春节假期返乡人数较多,从外地打工回家的村民也比较集中,那几天是最忙的。”郑国强说,大概一周的时间内,他每天要负责近百名居家隔离村民的医疗卫生工作,走村串户中,每天微信运动记录都在3万多步。
“前不久,好几位老师作为医疗队员去湖北支援工作,我也深受鼓舞。作为一名党员,应该为全村的疫情防控尽一份力。一个月来,全村返乡大学生利用闲暇时间都参与到了志愿服务当中,大家都很努力。”郑国强说。
今年24岁的李琴琴是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学生。“当时,我也正在思考如何帮忙,接到郑国强的电话后,我就立刻加入服务队了。”李琴琴说。
一个月内,李琴琴除了协助村干部入户统计人员信息,还负责白天去村口的卡点做好进出人员记录,每天奔波在村子里,虽然有些疲惫,但内心充满力量。
“我是党员,应该在需要的时候站出来冲在一线。作为一名大四学生,加入志愿服务队工作为村里尽一份力,我感觉很有价值。”最近几天,李琴琴和大家一起开始了第二批村民信息统计工作,工作在重复中进行,但她不觉得枯燥。
“这次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村里的大学生志愿者帮了大忙,为居家隔离群众买菜、测体温、送关怀……基本的工作早都难不倒他们了。乡党委要求的大排查大起底,需要耐心细致地与大伙沟通,他们干得认真又出色。这次有了他们年轻人的参与,工作推进的又快又好。”张树仁说。(记者 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