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原种场的职工正在往匀播机里加化肥和种子。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如今这一农谚在我区的许多地方开始发生变化。
2月27日,位于永宁县李俊镇永华村的惠丰现代种植农业合作社小麦田里,两台播种施肥一体机正在忙碌耕种。农机所过之处,土壤变得松软,小麦种子与化肥被快速均匀地播撒在地里。
“以前种田总以为多施肥就能高产,结果造成土壤板结、地力差,土地越来越没有劲儿。现在科学施肥,不仅减少了肥料用量,还提高了地力、实现了增产。”合作社理事长王生宝说。
王生宝告诉记者,过去种田主要靠化肥,这两年理念发生了变化,在减少施肥量的基础上,开始向有机肥、农家肥和秸秆还田靠近。今年春耕,在朋友的介绍下,他购进了高溶解、高吸收的缓施复合肥。
“去年除了有机肥、农家肥和秸秆还田,每亩地施底肥45公斤,今年使用缓施复合肥每亩地可减少底肥15公斤,由此1亩地可节约成本20元左右,合作社1000亩地,仅此一项可节约2万元。”王生宝说,节约成本暂且不论,最主要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长期少施化肥,可减少农残,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产品质量,有利于农业高质量发展。
化肥、农药是保障小麦生产的重要农资。近年来我区小麦生产中化肥农药施用量较高,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投入成本,同时造成资源浪费,增加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
为改变化肥越用越多造成土壤地力下降等问题,宁夏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北方小麦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下的子项目——“宁夏春小麦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提出了小麦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
据课题负责人沈强云介绍,该技术采用小麦匀播、品种推广、减施化肥等综合技术示范。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实施种子包衣,小麦白粉病、黑穗病、蚜虫等采用生物农药替代传统农药,利用无人机精准喷药减少农药用量,农药使用量可降低8.0%。在化肥减施方面,通过技术集成与应用,可减少化肥使用量17%-25%,减种减肥不减产,小麦增产7.8%,实现了节本提质增效的目标。
目前,该技术已在吴忠利通区、永宁县、贺兰县、平罗县等市县推广,建立示范区近1万亩,辐射面积过20万亩。
宁夏原种场产业发展科科长黄玉峰告诉记者,去年场里20亩地应用了化肥减施技术,氮肥和种子各减少了11%,采用匀播机械,小麦产量与上年持平,每亩地减少化肥及种子成本近50元。
“化肥使用量减少了,可降低土壤的pH值和盐渍化,有利于小麦麦期发育,增本增效的同时,严把食品安全关。”黄玉峰说,今年春播,原种场扩大了化肥施减技术的试验示范,由20亩增加到200亩,“减少化肥使用量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技术将会在我们区域试验田内逐步推广”。
据了解,近年来我区全面落实“一控两减三基本”,取得一定成效。今年,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将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扎实推进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农用残膜基本资源化利用。力争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农用残膜利用率分别达到90%、85%和85%以上。(记者 张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