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台新村小区内锻炼的居民。
关键词:环境
讲述人:王生义
“这里以前是个垃圾场,去年改建成了停车场。”3月10日,银川市金凤区五里台新村小区居民王生义跟记者说。
王生义提到的垃圾场其实是一块空地。空地闲置多年未使用,久而久之成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的倾倒场。去年,五里台新村社区进行集中整治,垃圾场改造成停车场。
五里台新村小区是失地农民安置小区,居住的全部是失地农民和出租户。“刚住进来,这里设施比较简陋,没有停车场,老人们出来散步没有休息的地方,活动场地少。相关部门很重视这里的问题,每年都有修缮,每年都有变化。”王生义领着记者在小区一边转,一边介绍着这几年小区的环境变化:“这些摄像头是2013年装的,这些停车位也是后来社区跟有关部门协调施划的。”
走到活动广场,2位老人正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还有几位老人坐在长条凳上晒太阳。“今天天气好,出来锻炼锻炼身体。”做运动的阿姨和王生义打着招呼。王生义说:“社区每年都会想办法给我们创造好的生活环境,小区环境好了,我们住得也高兴。农民上楼,有些生活习惯一时不好改,周围环境好了,自己就不好意思做不文明的事了。”
银川市兴庆区玉皇阁街31号楼是一栋无物业老旧散居楼。“老旧小区设施设备老化陈旧,问题比较多,但这几年的环境卫生还是在不断改善。”居民刘卫东说。
楼道里堆满杂物、院内路面大坑套小坑、摇摇欲坠的大门、晚上摸黑出行——这是刘卫东描述的过去小区的样子。“八九年前,我是玉皇阁小区3号楼清扫员,那会儿楼道里杂物堆得满满当当,走路要绕着走,打扫得抠着缝扫。”刘卫东说:“我们小区院灯、楼道灯都没有,晚上摸黑走,很吓人。这几年创建文明城市,居住环境每年都在改善,2015年换了大门,院内路面进行了整修。去年,楼道灯、院灯全亮了。”
跟刘卫东同住一个小区的霍维泉抢着说:“楼道里的杂物都被清理干净了,院内平房拆了,扩建成停车棚,有了停车的地方,大家就不会乱停乱放了。”
铲除小广告、粉刷楼道、更换楼道窗户、清理背街小巷的垃圾……每一次社区行动,刘卫东和霍维泉都会作为志愿者积极参与。“一栋散居楼可能需要清理整整一星期,垃圾都需要拉运五六车,但看着每个楼道都干干净净,自己感觉分外清爽。居民幸福感和居住环境关系很大,环境好心情就会好。”霍维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