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建设美丽新宁夏
学院近万学生每学期可节水约2万吨——
一块智能水表背后的“节水效应”
2020-03-27 09:07:32   
2020-03-27 09:07:32    来源:宁夏日报

  “洗东西后的水会重复利用,比如用来冲马桶;同宿舍6个姐妹,每天不约而同在早中晚同时一起接水喝,其余时间关闭热水器以节约水电;学校公共场所刷卡出水,会在饮水设备上按需接水,不浪费……”3月25日,因疫情防控还未回到学校,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2018级学生田乐,通过电话对记者讲述了同学们的校园节水绿色行动,而这样的节水意识先得从一块智能水表说起。

  2015年,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被银川市节水办评为“节水型校园”。为进一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按照《水利部关于开展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的通知》,学院于两年前通过招标引进ISIMS智能水电双控管理系统,配合学院水电管理条例,实现了一户一表计量控制:即由学院每月给宿舍发放补助水量3吨水,实现定额管理,超出部分学生通过“校园e卡通”App自助购水。

  学校后勤保卫处处长卢选东介绍说,现在安装在每个学生宿舍使用的智能水表即电子远传水表,通过网络或者校园网将数据实时传输到监控管理中心,校方管理可实现无卡实时抄表,通过流量计实时采集数据进行计量扣费。学生可在所在宿舍楼阿姨值班室安装的智能网关系统或“校园e卡通”App上,随时查询用户房间的用水情况,如剩余量、补助量、几天用了1吨水等;如果停水,也可通过数据网关查看是否水量已用完,还是水表远程关断,需要手动开阀关阀等。

  卢选东说,安装智能水表后,学生的节水意识明显增强,除了在平常生活用水上杜绝“长流水”现象外,“水龙头或管道阀门松动,有‘跑、冒、滴、漏’时,学生会通过‘校园e卡通’App主动报单维修”。这在以前没装智能水表时,同样可以通过手机App报修,同样的便捷性,但报修的同学多寡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块智能水表背后,在方便用水管理的同时,考量的不仅是一次次用水量的多少,也养成了师生的节水习惯和意识。田乐说,在开学第一天,她就在宿舍门背后看到了学校张贴的“定额管理用水提示”。“现在舍友都成了节水达人,学校每月给宿舍的3吨补助水量够用,即便是最热的夏天,也没出现因超出用水而停水的情况。”作为学校管理者,卢选东对学院安装智能水表前后用水量作了对比:“没安装前每学期生均用水量6至7吨,安装后下降到4至5吨,学校近万名学生,每学期可节约用水约2万吨。”(记者 马越 文/图)

<p>  卢选东介绍智能水表相关设备。</p>

卢选东介绍智能水表相关设备。

【编辑】:倪金凤
【责任编辑】:杨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