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雪勤和同伴在赶活。记者 李徽 张唯 摄
乔帮主,本名乔雪,因执掌公司且与金庸笔下的丐帮帮主乔峰同姓,而被大家称为“乔帮主”。
乔雪有多种身份:非遗传人、大学生创业者,以及扶贫车间的培训讲师。
4月1日午时,在贺兰县洪广镇广荣村扶贫车间,工作台前的她正忙着绘制一个本子封面,旁边几名女子正在缝制、打磨皮具。
和乔雪学手艺的大都是广荣村的妇女。“她们这些人多有纳鞋底做布鞋的底子,学起手工皮艺容易,稳定性也高。”
众多“弟子”中,谭雪勤资历和水平都是数得上的。“不管是裁皮子、打磨,还是染色,她都是一把好手。”乔雪看着正在桌边仔细打磨皮带边缘的谭雪勤,由衷地夸赞。
“这两根皮带今天要发货,所以比较急。”谭雪勤一边赶活,一边告诉记者,这两年每天都是女儿捎她过来上班,下班时再接她一起回家。资历和水平让谭雪勤帮乔雪分担着车间里的管理工作,上个月,她不仅拿到2000多元工资,还额外收获了500元的奖金,“不用再伸手向儿女要钱花”让谭雪勤更有动力“扶贫车间让我们在家门口就业,而我的职责,就是将学到的技术努力地传帮带下去,让更多的人在这里受益。”谭雪勤说。
巧的是,谭雪勤的儿媳妇蒙瑞丽也是乔雪的“弟子”。蒙瑞丽是和婆婆一起报的名。“当时就想着学门技术,还能给孩子挣点奶粉钱。”蒙瑞丽手巧,缝出来的走线工整细密,车间3月订单中的14个手工皮包,走线基本是她缝的。一个月下来,蒙瑞丽能挣1000多元。“像这种小的皮挂件,我一天做7到8个不成问题,可以挣30多元。”蒙瑞丽说。最近,自己正在和婆婆学习打磨技术,还有怎么裁皮子不浪费材料。
“像谭雪勤这样的,可以算得上是中级手工皮艺匠人的水平,能达到这样水平的妇女并不多,大部分人还是停留在初级工的水平上,但这并不妨碍扶贫培训的开展。”乔雪说,扶贫也需要因地制宜,建立产业链。“在产品开发上,要结合市场,既有包袋、手工皮鞋,也有小挂件等小件物品,在制作过程中,初级阶段交给村民们做,中高级阶段可以采取和工作室合作的方式,以保证产品的品质,只有产品拥有市场,才能让村民们的致富路一直走下去。”(记者 李徽 张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