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川凤仪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技术人员正在从事研发工作。
4月9日,和煦的阳光下,银川市的春景愈加明艳。位于贺兰县德胜工业园区的银川凤仪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内,秩序井然的生产现场构成了另一幅复产春景图。
“公司自2月下旬消杀类生产线复工以来,目前已实现全员复岗、全线复工。”该公司原料研发部负责人包银萍告诉记者。
成立于2016年的银川凤仪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科技部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及自治区级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从事化妆品和表皮抗抑菌制剂的生物原料及成品的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运营。作为国内最大的化妆品冻干粉生产基地,该公司研发团队通过“就地取材”,从宁夏特色产品如枸杞、甘草、羊胚胎、地龙等多种动植物原料中分析提取功效成分,拥有12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并承担国家工程院项目1项。
今年伊始,疫情的到来让各个产业的复工面临影响,银川凤仪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也不例外。“原本的复岗时间一再后延,但大家都严格按照自治区相关要求,共同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包银萍说。
随着疫情防控局势好转,逐步复工的热潮正一步步到来。2月25日,该公司迈出复工“第一步”,正式启动医用免洗手消毒凝胶生产。“当时,全国人民都在为武汉加油,公司管理层经过研究,决定在有限的条件内尽最大能力生产医用产品,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帮助。”包银萍介绍,经过10天的生产,公司产品被专车运输送往最需要的地方。
3月初,该公司的化妆品生产也逐步恢复。10万级(医药级)GMP化妆品生产车间和10万级医疗器械GMP生产车间内,面膜、膏霜、精华液等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在公司自主拥有的先进生物提取技术和冷冻干燥技术的“保驾护航”下,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事实上,比起很多产业,化妆品产业的复工面临着更大困境。“目前,疫情正在全球蔓延,这对于化妆品产业来说是个非常艰难的时期。国内很多化妆品企业需要从国外进口相关原材料进行生产,疫情无疑会让相关产业链受到影响。”包银萍说。
危机之下,该公司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科技优势进一步得到凸显。以公司的丝路汉方系列护肤品为例,产品核心的地龙多肽提取液和宁夏枸杞提取物,都是经过技术攻关取得的独家专利,从研发到生产,实现了整个产业链的技术自主化,在掌握核心科技的同时,也让企业构建了坚固的抗风险能力。
“目前,公司的5大品牌各系列产品生产稳定,向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供货也保持良好。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让自主品牌拥有更多的受众和认可度。”包银萍表示。(记者 马 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