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民生周刊
2019.7.31第三十三期
2019-07-31 07:53:23   
2019-07-31 07:53:23    来源:宁夏新闻网

【民生周刊·法治】    【民生周刊·财富】    【民生周刊·教育】    【民生周刊·健康】

3.jpg

在艺术的道路上 立足当下着眼未来

  编者按:暑假,有了大把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们可以去学一些乐器、舞蹈、球类运动等等,平时被认为是“玩”的科目。虽然被定义成“玩”,但广大家长们依然坚持要“玩出花样”来。考级,成了一个法宝、一种证明。近日,记者走进考级一族,看看银川部分考生和家长们如何在艺术的道路上,立足当下、着眼未来。

钢琴:练习的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015.jpg

钢琴学习从娃娃抓起。

  每天傍晚7时,刘宇琪家总会准时飘出悠扬的钢琴旋律,邻居们早已熟悉这些曲子,偶尔路过,还会跟着哼唱。

  就在一周前,11岁的刘宇琪刚刚通过钢琴6级考试,为自己的钢琴履历添上了新的成绩。“现在考级比较适应,前两天考试也没有紧张,发挥的不错。”小小年纪的她说话时,脸上的笑容纯净可爱。

  从6岁学琴至今,刘宇琪的钢琴技艺不断“进阶”,每年都会参加考级。“就像玩游戏‘打怪’一样,技术越好,级别就越高。”刘宇琪作了一个有趣的比喻。

  考级,是钢琴学习者绕不过的“关口”。

  “我周围学习钢琴的人不少,大家的级别也都不同。考级重点在于练习的强度和对考级曲目的把握程度。”刘宇琪告诉记者。

  目前,全国钢琴等级考试分为十级,等级越高,代表专业水准越高。考试从一级的《拜厄钢琴基础教程》到十级的《肖邦练习曲》,难度逐级递增,考试者需要熟练精准演奏考级规定曲目。

  “钢琴考级一年两次,分别在每年寒、暑假。”银川市宏声琴行负责人黎素勤告诉记者,近几年,随着大众对艺术类技能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选择学习钢琴等乐器的学员也越来越多,“考级热”也随之不断升级。

  从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到流畅地弹奏曲子,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过程,反复练习是必经之路。

  “一般来说,孩子5岁就可以开始学习钢琴了。只要坚持练习,通过钢琴考级并不难。”黎素勤说。

  如今,大多数家长也秉持着学钢琴从娃娃抓起的观念,早早为孩子报各类钢琴学习班。

  今年5岁的马玉轩两个月前开始学习钢琴,从学习五线谱等基础知识到练习弹奏,他的进步飞快。“我们班一共4个小朋友上课,一周上两次。老师说,只要认真练习,明年就能考级了。”马玉轩说。

  学习钢琴,认真考级原本无可厚非。但如何处理学习与考级的关系呢?

  “钢琴考级,是对学习者练习成果的评估,也是对练习过程的认定,就像是专业课考试,的确是重要的。但比起考级本身,认真学习和刻苦练习的过程也应该是大家重视的内容,切忌为考级而学习。”黎素勤说,盲目追求钢琴考级成绩并不可取,关键还应以“学”为主。(宁夏日报记者  马越)

架子鼓:激情四射尽显风采

016.jpg

为了准备考级,杨宏刻苦练习。

  7月28日下午,“丝绸之路魅力新星”全国青少年艺术特长精英交流展演宁夏分赛区比赛正在进行。

  白T恤、黑裤子,12岁的杨宏自信登台。音乐响起,杨宏立刻进入状态,转起鼓棒、打起鼓点、镲声阵阵,掀起了一阵小高潮,让台下的评委频频点头。

  杨宏学习架子鼓已经有两年时间。

  “当时刚升入5年级,爸爸说学一门乐器比较好,我觉得架子鼓很酷,就选了架子鼓。”杨宏告诉记者。进入银川市金色源泉培训中心,杨宏发现,自己已经是“大龄学员”,好几名学员五六岁就来学习架子鼓。

  和小弟弟小妹妹们坐在同一个课堂上,杨宏决定要好好练习,给大家做个榜样。

  看别人演出,总是优美流畅、富有魅力。可自己练起来,就要从最简单的《打虎上山》开始。每周日,杨宏都会到培训中心,或轻或重或急或缓,反复不停练习敲打。回到家里,也是利用床、沙发等,不停敲打。

  “尤其是转鼓棒,刚开始一转就掉,后来两根指头中间磨出了血泡,又变成了茧子,才转的像回事了。”杨宏说。越打越喜欢、越打越熟练,让杨宏深深地爱上了架子鼓。即使是到了六年级面临小升初,杨宏依然坚持学习。

  今年暑假,老师告诉杨宏,可以参加架子鼓二级考试了。

  “打鼓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让孩子拥有一项自己的特长。而考级是对学生在某个学习阶段、状况的总结和演奏水平的考核,让家长和学员更清楚目前水平状况。激发学员学习动力考级,并不只是为了那张证书,它更是对小学员们意志磨练、不断进取、永不放弃的精神过程,拥有考级证书更能提高学员的自信心!”老师的一番建议,让杨宏决定参加考级,同时参加全国青少年艺术特长精英交流展的比赛。

  不同于往年,今年的考级既有现场演奏,也有乐理知识。杨宏开始了上午打架子鼓、下午学乐理知识的“紧凑”假期。

  7月25日,乐理知识开考。大清早,杨宏在爸爸的陪伴下到达考场,发现考场外已经黑压压等候了一群家长和考生,从幼儿园的小孩到上初中的青少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到了一起。“看到那么多人,一下子就有点紧张了。”杨宏说。10人一批,孩子们一批一批进入考场。很快就轮到杨宏。从考场出来后,杨宏才松懈了下来,原来考试并不难。

  这两天,杨宏更是加紧练习,准备8月5日的现场演奏考试。“我相信我能考过,我爸也说只要努力了就好!”杨宏认真的样子惹人喜爱。或许对于他来说,考级只是一个新的开始。(秦一舟)

乒乓球:认证诚可贵 快乐价更高

017.jpg

正在苦练的“乒乓球小将”。

  入伏后的天气酷热难耐,但在银川市金凤九小的体育馆里,一股股炽热的气息扑面而来。每天下午,乒乒乓乓……的声音响彻体育馆,这里是银川搏冠乒乓球学校的暑期训练营。在此训练的大多数是十来岁的孩子,他们利用假期集中训练,“别看他们年龄小,这里可是‘卧虎藏龙’。”乒乓球学校负责人沈凯介绍。

  在刚过去不久的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青少年组乒乓球比赛上,搏冠乒乓球学校的田宇获得男子乙组团体冠军,刘正获得男子乙组团体第五名。根据相关规定,在省级乒乓球赛事中获得第一名的参赛选手能够获得国家一级乒乓球运动等级资格。

  “我从三年级开始练球,起初就是觉得好玩,越打越喜欢。现在乒乓球是我最大的爱好。”田宇高兴地说。说起自己通过比赛能够获得国家一级乒乓球运动等级资格,这个13岁的男孩笑得合不拢嘴。但相比起这个称谓,他更喜欢在乒乓球案上挥洒驰骋的感觉。

  刘正爱上打乒乓球则是源于一股不服输的劲头。7岁那年他拿起球拍,第一个对手是父亲,起初是凭感觉随便打,但是次次都赢不了老爸,“心里不服气,所以就开始学习乒乓球。”刘正说。从直板、横板,再到削球、上旋、下旋、弧圈等技术,他很快就掌握了各种技巧。过了半年,剧情反转,他不再是老爸的“手下败将”,并且也爱上了乒乓球。

  “乒乓球虽然小,但是这小球能够磨练人顽强的意志,特别是能把人那种不服输的劲头逼出来。有了这种精神以后孩子们遇到挫折和困难也会积极想办法解决。”沈凯说。

  在今年的银川市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的决赛场上,气氛几乎凝固,博冠队和少年宫队争夺冠亚军,决胜场的决胜局9:9,由刘正应对。“其实当时并不紧张,心里只有球,眼睛也紧紧地盯着球。”此时,教练叫了暂停,给刘正安排战术:发长球、抢攻。短短5个字稳住了刘正的心神。他发球、对方回传,他猛地拉出一个长攻,球触在对方球拍上弹飞。

  刘正高兴极了,兴奋地绕着球案奔跑,嘴里不断地高喊:“我赢啦!我赢啦!“现场也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在刘正的课余生活里,乒乓球占据第一位,把功课做好后打两个小时球是一种享受。他也听说过有乒乓球等级考试,但并没刻意去追求。“我每天训练5小时,挥汗如雨,并不是为了获得等级资格认证,而是享受打球的过程,真的很快乐。”刘正说。(宁夏日报记者  张贺)

画画:带着发现美的眼睛看世界

018.jpg

在一所美术教育学校,孩子们对画画充满兴趣。

  7月21日,10岁的梁晓敏参加了美术速写7级考试。这已是她第5次参加美术考级,从二年级开始,她每年都会参加两次美术考级。

  早在梁晓敏读幼儿园中班时,妈妈就发现她对绘画极感兴趣。“小时候,很多小女孩都喜欢玩布娃娃、看动画片,她却喜欢拿着彩笔涂涂画画。虽然那时候画的四不像,更多是单纯地涂鸦、涂色,但可以看出她在画画时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梁晓敏的妈妈张秀秀说,女儿对美术的兴趣可能来源于幼儿园班主任的启蒙。这位班主任大学就读的是美术专业,上课之余,她常给孩子们上绘画课,讲色彩搭配等美术知识。

  小学二年级,张秀秀跟梁晓敏商量要给她报英语辅导班,“小大人”梁晓敏提出学英语的同时要学画画。“我当时真没想让她学画画,更希望她专心去学英语,但孩子央求了我几次,考虑到她平时学习已经很累了,学画画可以放松放松,我才给她报了美术兴趣班。”张秀秀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梁晓敏每次上美术课都很积极,每周3个小时的美术课她几乎没请过假。学习美术给孩子带来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梁晓敏画画很有自己的想法,平时对美的事物很敏感,对色彩搭配的独到见解也会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今年,梁晓敏已系统学习绘画3年。起初张秀秀没有想让女儿参加美术考级,每次都是女儿催着她报名。就这样,梁晓敏已拿到6级的美术考级认证证书。

  看到孩子对绘画这么有热情,张秀秀和丈夫也逐渐从原来的不情愿到现在的全力支持。梁晓敏说,长大后她想做一名设计师,用自己的画笔设计出大家喜欢又美又实用的作品。

  银川市童画少儿美术教育学校的刘老师说,很多人认为如果不走美术专业这条路,考级没有任何用,但其实考级和孩子今后是否从事美术专业并不冲突。考级是对绘画水平的权威评判,美术考级题材内容丰富,从画面的故事构思到画面的展现都有思想、有灵魂,孩子们运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思路画出自己的想法,这是孩子自我展示的一次机会,是对孩子的一种认可和鼓励,对孩子的一生都可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于有些过度注重考级成绩的家长,刘老师也有话说。她说,她更希望家长和孩子能把美术作为一种可以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艺术,在学习的过程中,让美术打开孩子们发现美的眼睛,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美,有独特的发现视角,这才是学习美术真正的意义所在。(宁夏日报记者  赵婷婷)

  相关链接

  教育部与自治区政府签署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

  2018年,在全国学校美育工作会议暨第三批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签署仪式在上,教育部与我区签署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协同推进我区学校美育改革发展。

  根据备忘录,教育部将支持宁夏推进美育教育综合改革实验;支持宁夏开展美育教育教学改革;支持宁夏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支持宁夏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建设;支持宁夏推进美育教研科研;支持宁夏全国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建设;鼓励支持宁夏开展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等。

  我区将开齐开足艺术课程,要求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课时总量要达到国家课程方案规定总课时的9%至11%;普通高中保证艺术类必修课程达到6个学分;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并保证72学时;普通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保证每名学生至少选修1至2门艺术课程,加大力度延伸其他美育课程的融通和开设。同时,补充配齐中小学艺术教师,提升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事业编制招考美育教师比例,在免费师范生招录中,按照每年不少于总额15%设置美育教师专项计划,切实解决学校音乐美术教师不足的问题等。

【编辑】:赵虎
【责任编辑】:赵虎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