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健康才能拥有一切,而良好的睡眠状况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石。”8月1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陆林应邀来到银川,给全区各直属机关干部“上”了一堂“关注健康、关爱睡眠”的课。
陆林表示,超过六成的中国人属于“晚睡星人”,超过三成的中国人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但很显然,对于睡眠不足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很多人并没有清晰的认识。“现在许多人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睡眠不足导致的。你可能会说有这个原因那个理由导致你睡不着,但如果你能够好好睡一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很多事情就想开了,疾病也不复存在。”陆林表示,睡眠剥夺会引起机体多个系统功能失调,使心血管疾病和精神疾病等的发病风险增高,同时某些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也可以引起睡眠障碍的发生。高度重视睡眠障碍、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和加强对精神疾病发展的控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社会负担。
陆林表示,科学家曾对北京和香港某些学校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一组孩子每天6点半起床去上学,周末还要上各种补习班,另一组孩子8点上学,除了正常学业外,没有额外补习班,研究结果表明,前一组“看上去极其刻苦”的孩子,由于睡眠不足,学习效率低下,成绩并没有明显提高;而后一组孩子,则由于睡得好,精神状态良好,学习效率高,成绩也相当不错。
“睡眠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生命现象,不同物种的睡眠时间由其提醒、食物摄入量以及膳食结构决定;怎么睡好觉,睡多久才健康,也要符合自然界的规律。”陆林说,成年人每天要睡7到8个小时,高中生每天应保证8到9个小时睡眠时间,而小学生则不能少于10个小时。“可总有些年轻人说,我晚上就是不想睡觉,因为我晚上工作效率高,同样睡8个小时,我凌晨3点睡觉,早上11点起床,也是8个小时,行不行?不行!除非不得已要加班,否则,不要主动熬夜。”陆林表示,在人类睡眠过程中,晚上11点半时,人类大脑会分泌褪黑素,让我们进入深度睡眠,保证睡眠质量,促进大脑排泄废物;而如果错过了那个时间,人体无法进入深度睡眠,睡再久,睡眠质量也不好。
“好好睡觉,并不是睡得越多越好,多睡少睡,都有损于健康寿命。”陆林说,以成人为例,少于6小时的睡眠不健康,多于9小时的睡眠也不健康,此外,午睡时间不易太长,最好不要超过1个小时。
睡不着怎么办?陆林支招:在生活习惯方面,下午3点以后尽量避免摄入酒精以及含咖啡因的饮品;避免就寝时过饱,晚餐后至少2至3小时再试图睡觉;尝试每天进行锻炼,可以有效地改善睡眠质量,但尽量不要在晚上进行高强度运动,避免机体兴奋以致入睡困难。(记者 尚陵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