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民生周刊
多换位思考 建信任基石
2019-09-04 07:22:30   
2019-09-04 07:22:30    来源:宁夏日报

  “医生和患者的关系越来越微妙,不仅体现在医生在医疗过程中自身安全没有保障,更体现在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普遍缺失。”8月30日,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晨光说。

  作为患者,医生一开处方或检查就怀疑医生乱开药、乱检查。而作为医生,碰到脾气不太好的患者就可能会在心理上先提防医闹,无形中容易造成双方的对立和疏离。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让微妙的医患关系找不到破解的良方妙药。

  2018年6月19日,银川市某医院收治了一名因摔倒致右髋部肿痛、畸形、活动受限9小时的患者。入院时,患者疼痛难忍,医护人员经过问诊和检查,2天后为其实施全麻手术。术后治疗近20天,经复查情况良好,在医生建议下,家属给患者办理了出院手续,回家继续康复。

  2019年1月19日,术后康复半年的患者仍感到右髋部疼痛,又到该院检查。诊断结果显示,由于术后患者体质问题导致骨不连接,后转院手术治疗。期间,患者家属对该院的治疗过程提出质疑,且要求赔偿30万元。而院方从医学专业角度向患者家属解释,但无济于事。

  “医患之间互不信任,大多由于医患沟通不畅。”自治区人民医院社会工作部主任何裕隆认为,医患双方都对对方的品德和行为作了主观的推定,为医患间埋下了不理解和不信任的“种子“。

  为从根本上破解医患之间“信任危机”,2011年以来,自治区人民医院探索实行医疗责任保险基金运行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基础医疗质量和各学科专业技术能力,强化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能力,逐步减少医患矛盾。2017年,又专门成立社会工作部,直视患者投诉,增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让群众满意率不断提高。 “医生在看病救人的同时,也要对患者的需求和关心的问题耐心做解释;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也要理解医护人员是尽最大努力在为他们提供帮助。”何裕隆说。

  那么,到底如何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基石呢?

  “医学是发展未尽的一门科学,治疗是有限的,治疗效果和风险也不可估测,因此,会产生部分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不理解和不信任。”张晨光说。

  张晨光建议,首先,最大程度建立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透明公开每一个治疗环节,让患者少存猜疑;其次,引入社会第三方机构,专门监督医院就诊,调解医患矛盾,尽可能减少冲突;另外,我区应该以平等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为主线,出台《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让医患关系达到和谐融洽。(记者  马照刚)

【编辑】:石卿
【责任编辑】:石卿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