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民生周刊
既有“火眼金睛” 也有“最强大脑”
互联网+公安政务 守护平安宁夏
2019-11-06 07:32:43   
2019-11-06 07:32:43    来源:宁夏日报

  编者按:

  从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屡屡协助民警破案,到人像比对、视频侦查、DNA等新技术在办案中显露神威;从民警队伍中征集金点子,到社区民警利用互联网管理一个社区……科技,在平安宁夏建设中,无处不在。

  那些“火眼金睛”,那些“最强大脑”,在保护群众安全及利益不受侵害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一张大网:大数据织密治安防控网

(漫画 陶涛 绘)

  “从人工查看视频到对视频进行智能化分析,依托视频解析系统,提高了检索速度和运行效率。”日前,自治区公安厅科技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仅是我区公安机关做好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及联网应用的一个缩影。我区“雪亮工程”项目建设以来,通过实施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工程,打造日夜坚守的“电子警察”,守护城市的安全、百姓的幸福。

  近年来,我区持续推进数据整合共享工作,为网络大数据平台建设提供支撑。按照公安部大数据处理的最新标准,通过自治区公安厅警务云二期建设项目,对汇聚整合的全区公安机关14个警种、57个系统以及公安内部1683类303.6亿条、公安外部数据55类3亿条数据进行了数据处理、治理、组织,建立了新的数据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基于公安网的大数据资源池,并通过跨域安全交换平台,向网络大数据平台推送执法办案、110接报警等701类共计约210亿条数据服务。

  “有了大数据,还要将之充分应用,发挥其作用。”自治区公安厅认真组织开展大数据条件下基层技术创新应用工作。围绕“铁桶工程”总体规划部署,全区公安机关已建成联网视频监控探头4.32万个,初步实现公安视频监控一类重点区域“天网”全覆盖。建成智能指挥平台、综合应用系统、反恐信息平台、“三合一”电子卡口等重点防控体系。同时,宁夏公安刑侦信息应用系统发挥作用日益明显,人像比对、视频侦查、DNA等新技术在侦查破案中作用凸显,利用视频技术直接破获刑事案件数占破案总数50%以上。

  我区积极推进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构建起数字化警务运作全新模式。一项项警务科技创新,为宁夏警务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有力保障了城市的安全运行与有序管理。今年1至10月,我区公安机关共破获传统盗抢骗案件877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119名,抢劫、抢夺案件破案率分别达到96.4%、78.9%;共抓获网上在逃人员789名;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75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67名,为群众挽回群众损失1.37亿元,向群众返还被骗资金114.7万元。(记者 陶涛)

一个平台:“宁警通”打包解决民之所急

(漫画 陶涛 绘)

  办事材料繁琐、流程不清晰、反复提交身份证件及复印件……

  这些饱受诟病的沉疴宿疾,在公安部门施行的“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路”“零跑腿”“就跑一次”“在线预约”等服务下终于得到有效解决。

  “这是一场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变革,我们同步推进电脑PC端、手机App端、微信公众号搭建,组织力量对17个公安业务系统、5个社会系统的对接改造进行集中攻关。”近日,自治区公安厅法制总队有关负责人说。

  这场变革,就是集户籍、车驾管、出入境等公安业务网上办理、网上咨询、网上预约、网上监督于一体的宁夏“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宁警通”正式上线运行一年多来,它将与群众生活、工作、出行息息相关的服务事项全部打包上网,为群众提供7×24小时不打烊的网上服务。

  “不到3天,居住证就邮寄给我了,太快了!”来自陕西的刘先生说,他在吴忠市利通区打工2年多,准备申请公租房,需要办理居住证,但由于日常工作忙,一直没能到公安机关办理。通过“宁警通”平台,提交申请后不用出门就办好了业务。

  宁夏公安接连推出一系列便民利企的新举措,“两个30条”“新15条”及最新的“放管服改革14项”,把更多精准精细的措施送到群众心坎上。

  “驾驶证异地考试车辆转籍网上提档后,可以直接变更考试地,我不用再来回奔波了。”银川市民张女士说,以前她家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区,2016年底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完成了科目一的考试。之后张女士工作调动到银川,要想在银川参加驾驶证考试遇到了麻烦。宁夏公安推出便民利民措施,解了张女士的燃眉之急。

  今年6月,宁夏首家“无人警局”在兴庆区拾城墪警务室正式上线运行,户政、交管、出入境3个警种26项事项可自助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港澳再次签注、身份证丢失补办等群众急需事项均实现了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

  如今,307项公安业务已实现网上办理,278项做到全程“零跑腿”、90.5%实现“不见面”审批。宁夏公安网上网下、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从每一个细微处提升着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截至目前,“宁警通”平台访问量已达36.6万人次,注册用户3.2万人,受理群众办件3.2万件,群众满意率达99.8%。(记者 刘惠媛)

一种方法:社区警务微信群服务入“微”

(漫画 陶涛 绘)

  中卫市黄河花园小区的治安情况曾经令人头疼。

  上楼拿趟东西的功夫,停在楼下的电动车就不翼而飞;打架斗殴频发,入室盗窃时有发生,邻里间互相猜忌,两道防盗门锁不住一个放心。

  这个乱局怎么破?

  沙坡头区公安分局文昌派出所黄河花园警务室民警梁俊霞首创“章鱼工作法”,织起了辖区治安稳定网。

  该警务室是沙坡头区管辖地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治安最复杂的一个警务室,管理难度大,“三车”盗窃案频发,治安秩序混乱,文昌辖区每发生10起案件,其中6起就在黄河花园小区。 这个曾被沙坡头区公安分局挂牌整治的“不安全小区”,在2017全年发案比2016年下降11.8%,2018全年发案同比下降8%——“章鱼法”果然奏效。

  “警务室好比‘章鱼’的头,辖区的治安防控全靠它来指挥、协调、组织、调控。”梁俊霞说,她根据辖区实际,分门别类建立了11个微信工作群,发展了200多名治安积极分子,作为“章鱼”的身体。章鱼最大的特点是触手多,对外界的变化反应敏锐。沙坡头区公安分局研发了散装汽油实名登记、电动车“户籍化”管理、重点人员管控登记、一村一警“民意通”等10个手机App系统,这些App和200多名治安积极分子就形成了“章鱼”的触手,探伸到治安管理的各个角度收集信息,汇集到移动警务综合信息应用平台,再由“大脑”分析筛选后,供警务室判断、执行。

  微信群在社区治安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去年,黄河花园一居民路过小区西门,发现一个小伙子正在路边低价出售一辆崭新的电动车,顿觉可疑,随即通过微信向梁俊霞反映。接到举报后,梁俊霞带领民警赶至现场,嫌疑人一看民警来了,扔下电动车撒腿就跑。虽然人未抓住,但梁俊霞用手机登录分局“电驴侦探”App,输入车牌号,很快找到了失主。

  在治安管理中加入“互联网因子”,黄河花园警务室仅是众多基层警务室中的一个。目前,我区362个社区警务室打通了网上群防群治的“脉络”,社区居民只需@辖区民警,就可以咨询办理相关事宜。

  “尊敬的社区居民,砸车玻璃的犯罪嫌疑人已被抓到,谢谢广大居民的支持。”去年11月上旬,银川市西夏区多个小区停车场汽车玻璃被砸,车内财物被盗。11月14日,西夏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根据举报线索将多名嫌疑人抓获,很快,贺兰山西路派出所沙城子警务室社区民警李晓海将破案信息发布在农牧场社区E家信息平台微信群,居民反响热烈。

  据了解,目前全区社区警务人员共建立微信工作群4556个,收集违法犯罪线索656条,提供便民服务1.96万件。(记者 秦 磊 杨志挺)

 一次变革:轻微交通事故 开启“快闪”模式

(漫画 陶涛 绘)

  11月3日16时12分,在固原市原州区南城路,蒋某驾驶小轿车与苗某驾驶的越野车相撞。蒋某报警后,固原市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速理赔中心民警电话联系报警人,指导事故双方对现场拍照,随后当事人一起赶到快速理赔中心,由值班人员指导当事人用手机登录“交管12123”系统,快速完成了道路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协议书,随后由中心的保险公司定损员定损修车,20分钟就完成了这起事故的快处快赔。

  记者了解到,固原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分局直属二大队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积极为广大车主提供便捷的网上报案、网上定责、网上理赔服务,双方当事人对轻微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明晰、协商一致的,只需在网上填写、上传相关资料,直接进行定损理赔,既节省了警力,又最大限度地方便了群众。

  2018年8月,该大队启动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工作,推行全警参与事故快处工作,打破秩序巡逻民警不管路面发生事故的传统做法,所有在路面巡逻、高峰执勤的民辅警、保险公司理赔员,一旦发现有轻微事故立即拍照上传到“快赔群”,并引导事故车辆迅速撤离现场,随后指引当事人到快赔中心处理;保险公司结合警保联动机制,对事故现场责任明确的轻微事故,现场进行快速定损理赔;遇责任不明确的,指引双方当事人到快赔服务点由交警现场在线定责处理。

  该大队改革原有接处警模式,由市局指挥中心将白天所有道路交通事故警情全部下达至大队监控室,监控室作为二级指挥平台,对所有警力进行精准定位,第一时间指令距离事故现场最近的巡逻、执勤警力到达事故现场快速处理,事故值班组、保险公司每日派专人在快赔服务点接待处理当日所有事故警情,实现了事故处理“全天候、智能化”。

  该大队事故中队中队长蒋小平介绍,目前,固原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分局直属二大队已处理各类轻微道路交通事故2260起,实现了快处中心受理案件在线处理,当事人进入快处中心完成信息采集、事故定责、定损理赔、出具单据最快仅需20分钟,相比传统事故处理模式,平均降低事故现场滞留时间30至50分钟,滞留时间减少70%,平均保险理赔期限减少3天以上,保险理赔时长缩短50%。

  “处警量的下降,换来了交管民警对逃逸、酒驾等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精准打击。”固原市交警二大队大队长火亮介绍,今年1月至10月,二大队共查处逃逸事故70起,行政拘留61人,查处涉及酒驾事故59起,有力地遏制了辖区逃逸、酒驾事故多发和高发的势头,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记者 杨志挺)

一声提醒:诈骗套路多 捂紧钱袋子

(漫画 陶涛 绘)

  又到了“剁手族”狂欢的日子,也到了反诈中心民警揪心的日子。

  综合往年经验来看,每年的“双十一”期间,也是电信诈骗的高发期。银川市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民警提醒市民,网购时切记擦亮双眼,切莫掉进电信诈骗套路中。

  不是民警蜀黍瞎担心,在我区,陷入网络诈骗的案例时有发生。

  2018年10月的一天,家住银川市兴庆区的刘女士突然接到了“上海市公安局”电话,对方以刘女士信息被犯罪团伙使用为由,对刘女士实施诈骗。自治区、银川市两级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监测到该诈骗电话后,迅速研判回访。在刘女士到达银行前,将刘女士劝阻,成功为其挽回30万元损失。

  去年12月7日,银川市金凤区发生一起电信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以购买物资为由骗取受害人12.63万元。案发后,在多地警方的配合下,银川警方于12月18日凌晨在北京一出租房内将犯罪嫌疑人抓获,查扣作案车辆一辆及多张作案银行卡。

  网络诈骗常常改头换面,让人防不胜防。

  今年1月至9月,全区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637起,抓获嫌疑人229人。区、市反诈中心共预警推送疑似诈骗电话1600余个,劝阻群众1430余人,预防现行案件66起,通过预警拦截挽损金额420余万元,关停可疑电话87个。

  数据显示,电信网络案件中受害人多为中青年人,部分为特定人群。中青年人主要集中于网络诈骗,老年人则为电话购物类诈骗。在互联网时代,男、女群体网络行为趋于一致,网络诈骗“中招”概率均等。针对公司财务人员、高考学生、办理低保社保、保险理赔对象等特定人员实施精准诈骗犯罪十分突出,影响恶劣。

  针对即将到来的“双十一”,银川市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民警提醒:“预售”是近两年“双十一”商家普遍采用的营销方式,不法分子以“预购”“限时购”“预先降价”等为诱饵,通过通讯软件或手机短信发送包含木马的链接,如果点开,木马病毒就会植入手机窃取用户信息;此外,一些不法分子冒充客服,假借“所购商品出现了卡单、调单或交易失败等情况,若逾期处理,账户资金将被冻结”等理由,要求消费者到银行ATM机前操作退款,诱骗消费者将钱汇到骗子的账户中;消费者收到抽奖、免单活动等信息后一定要仔细甄别,与正规客服求证,不轻易汇款、转账;谨慎对待自称网购客服的电话或短信。(记者 秦 磊)

【编辑】:石卿
【责任编辑】:杨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