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民生周刊
“法在身边”暖民心 “绿色通道”更便民
2020-03-25 10:10:27   
2020-03-25 10:10:27    来源:宁夏日报

  编者按

  疫情当前,口罩下依旧是为民服务的笑脸。今年以来,我区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和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高效履行服务职能,“标准不降、效率不减、服务更好”,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为企业复工复产复建提供高效服务,开通一站式服务“绿色通道”,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网上办案 便民利民网住民心

  3月17日,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落声,刑事审判庭法官郑鼎丽宣布开庭。

  与以往不同的是,被告人并未出现在庭审现场,银川市西夏区法院将刑事庭审从“线下”搬到“线上”,“面对面”完成刑事案件审理——这也是疫情防控以来,西夏区法院利用互联网庭审系统审理的第一起刑事案件。

  公诉机关起诉认为,被告人贺某醉酒驾驶机动车,其行为已经构成危险驾驶罪。法院当庭宣判,以危险驾驶罪判处贺某拘役一个月,缓刑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000元。截至目前,西夏区法院采取远程视频开庭审理各类案件14件。

  记者了解到,互联网庭审在民事审判领域已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但对于刑事审判来说还是新生事物。为了保障庭审顺利进行,西夏区法院网络保障部门对系统操作、庭审流程、突发情况应对等进行全面部署。发表意见、递交材料、举证质证、当庭宣判……仅用半个小时就完成了整个庭审。“法院将最大限度发挥网络技术优势,优化远程视频庭审工作,努力实现司法为民的职责不中断、司法为民的通道不阻断。”西夏区法院负责人告诉记者。

  2019年以来,我区法院以“两个一站式”建设为出发点,切实落实立案登记制,打造“互联网+诉讼服务+调解室”模式,推行“分调裁审”的繁简分流和速裁工作机制,努力提升办案质效,打造便民“绿色通道”,提升司法为民服务水平。

  您现在用手机登录‘宁夏移动微法院’,按照提示提交信息就可以完成立案。”疫情期间,银川市民王先生万般焦急地把电话打到高院信息技术处,该处工作人员黎杨耐心地告知如何利用“移动微法院”提交申请。

  “能够通过手机在网上立案,这种模式真是太方便,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按照流程提示,王先生所在的银行成功将几百起案件诉讼材料信息录入提交,完成立案登记。

  “双方当事人,你们的画面是否清晰?能否听到我们的声音?”2月18日,一起渔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在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与以往不同的是,法庭内只有戴着口罩的法官和书记员,双方当事人在各自家里,在主审法官刘贵安的主持下,达成了和解协议。

  “我的银行账户、微信支付被冻结了,现在居家隔离去不了法院,我愿意与申请人和解,能不能把我的账户解封了?”2月20日,被执行人牛某给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发短信,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法院履行还款义务,请求法院调解。随后,执行法官主持双方通过互联网法庭进行线上调解,并达成了先期履行19万元、剩余款项分期履行的协议,执行法官随即解封了账户,从申请人提出申请到达成执行和解协议、解封账户,仅用了数小时。“今天我要给法官点个赞!本想着疫情期间,我的请求不会得到受理,可没想到法院的‘绿色通道’这么快就把我的案子处理好了。”牛某感谢道。

  “疫情发生以来,全区各级法院先后利用互联网法庭、云间系统等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开展立案、刑事、民事、行政、执行等各类案件的审判执行以及评估等工作。截至2月底,共在线立案356件、调解279、庭审135次,网上证据交换2701次。”自治区高院负责人告诉记者。

<p>  西夏区法院线上审理刑事案件。</p>

西夏区法院线上审理刑事案件。

<p>  固原市原州区法院法官在线上调解案件。</p>

固原市原州区法院法官在线上调解案件。

<p>  西夏区法院线上审理刑事案件。</p>

西夏区法院线上审理刑事案件。

  少捕慎诉 护航经济法内有情

  “我区检察机关将全力依法保障企业复工复产,贯彻‘少捕慎诉’司法理念,谨慎使用强制性措施和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近日,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桂兰说。

  3月13日,灵武市人民检察院通过网络对一起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刘某进行相对不起诉宣告。2016年11月,刘某的朋友杨某承包的工程需要开具发票结算,找到刘某帮助。在无任何真实业务往来情况下,刘某经人介绍从山东某公司虚开了5张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以抵扣税款,税额为76369.22元,又以自己公司的名义为杨某开具5张增值税专用发票。

  经过慎重考量,该案办案检察官花静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因为刘某没有骗取国家税款的主观目的,虽造成了国家税款的损失,但刚达到追诉标准,属情节轻微,而且刘某主动配合调查,自愿认罪认罚,愿意待税务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后补缴税款、缴纳罚款。同时,刘某经营的五金电动工具经销部所在地为工业集中区,考虑到企业逐步复工复产需要相关配件产品,遂决定对刘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惩罚犯罪不仅需要严厉的手段,也需要一些人情味。疫情之下,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惩治犯罪同时也给嫌疑人改过机会,让他们参与恢复经济生产。”花静说。

  2月25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专程赶到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送来一面锦旗。2月14日,大武口检察院受理了一起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案件。经审查认定,王某某负责公司一个招标项目,故意向其哥哥泄露其他投标公司投标书等,帮助哥哥的关系公司中标,从中牟利。2月21日,大武口区检察院对王某某以涉嫌串通投标罪依法批准逮捕。

  办案过程中,检察官得知,王某某事发后存在占有该企业信息管理权限拒不交付等问题,造成企业无法正常运转。随后,检察官与侦查人员沟通配合,督促王某某交付了管理权限及密码,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记者 杨 超)

<p>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给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送来锦旗。</p><p>  (图片由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检察院提供)</p>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给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送来锦旗。(图片由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检察院提供)

  便捷服务 扶持企业共渡难关

  “谢谢市场监管部门提供了便捷服务,帮助我们解决困难。”3月20日,宁夏天豹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财务人员赵女士说。

  宁夏天豹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是宁夏一家从事区内及区外运输的大型企业,2月4日企业复产后,订单量大幅上升,但资金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在了解企业困难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窗口主动与企业对接,为企业2400万元的股权质押贷款出具股权质押登记书,切实解决企业疫情防控期间遇到的经营困难。

  为了帮助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秩序,自治区市场监管厅先后出台14项具体举措,扶持复工复产企业渡过难关。同时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各项举措为企业办理有关事项,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包括为复工复产企业提供“网上办”“预约办”“容缺办”“就近办”等多种登记注册服务,引导申请人选择“不见面”方式申办许可证照,推广使用电子营业执照;对部分复产企业申办许可实行告知承诺、先证后核、免予核查等简化审批方式;对受疫情影响不能办理许可证照换证手续的企业,将行政许可期限延长至疫情解除;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从业人员所持健康证明有效期满,受疫情防控影响无法重新进行健康检查的,暂不列为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针对我区存量较大且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个体工商户,自治区市场监管厅支持和指导个体工商户全程网上办理登记注册,节约时间和成本。对销售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和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的个体经营者,免于登记注册。引导和鼓励农贸市场开办者减免场内经营户摊位费,支持个体工商户利用动产抵押、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融资,将个体工商户年报时间延长至2020年年底。自治区市场监管厅窗口则在登记注册、资质备案、检验检测、股权质押等方面,对企业实行一站式和点对点服务,简化手续,对企业通过股权出质等方式进行融资,申请人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并按要求提交有关材料,不再现场审查,实现当场受理、当场办结,目前已为3家企业提供4478万元股权质押登记,帮助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我们通过电话、微信、网站开辟线上咨询、受理等综合服务通道等具体措施,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对符合条件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鼓励其采用自我声明的方式免评审换证,开辟计量检定绿色通道,满足相关量值溯源需求。”自治区市场监管厅窗口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该厅窗口共计为501户市场主体提供登记服务,办理企业登记281件,药品经营145件,受理商标注册、咨询业务75件,其中通过网络申请办理437件,网办率87.23%。安排专人对接为生产防疫用品的企业开通绿色加急通道15次,协助准备所需材料。

  在疫情防控期间,为生产防疫用品的企业提供“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审批事项。(记者 陶 涛)

  快手直播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妻子于某回娘家一年多了,把我的电话和微信全部拉黑,期间,我在丈母娘家门口守了一天一夜,她依然拒绝见面,并提出离婚。”3月21日,银川市民张某某在银川市兴庆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开通的快手直播间“诉苦”。

  “我和妻子于某都曾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8年前经人介绍相识,再婚后生育一个女儿,期间,妻子因矛盾纠纷回了娘家。”在快手直播间,张某某连麦申请调解,并向该调解委主任李晓文道出了原委。“先从自身找问题,不要一味地从对方身上找原因……”李晓文帮助张某某认识到自己婚姻失败的原因后,当场电话连线于某,通过交流,对方愿意再给张某某一次机会,双方和好。

  2月6日,兴庆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正式入驻快手直播,每晚8时在线为群众调解家庭矛盾,化解家庭纠纷,得到网友的关注和认可。截至3月21日,直播共受理纠纷53例,其中在线调解41例,线下电话调解12例。

  日前,自治区司法厅出台相关措施,创新矛盾纠纷化解“绿色通道”,加强矛盾纠纷排查,重点排查涉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农民工的矛盾纠纷、医疗纠纷等;进行线上调解服务,引导当事人通过“12348”中国法网、宁夏法网、微信、QQ群等各类网上平台或电话调解,对确需进行现场调解的,控制调解参加人员数量,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大力推进多元调解,统筹律师、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资源,组成调解法律服务团队,同时广泛吸收网格员、基层法律服务等工作者参与调解,运用“三调联动”,形成群防群治、联防联调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工作格局。(记者 马 忠)

  频出实招 当天立案当天开庭

  “为让劳动者维权办事少跑腿、解难题,我们通过开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高速’通道,实行文书‘打包’一次送达、职工维权‘绿色通道’一路通。”3月20日,自治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负责人说。

  为帮广大劳动者及时合法维权,自治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破常规、出实招,对涉及农民工、残疾人及孕、产、哺乳三期内女职工等特殊群体申诉案件,通过开启“绿色通道”,实行首问导诉服务制,一次性告知维权的注意事项和所需材料。对将劳动人事仲裁案件的立案通知书、答辩通知书、仲裁庭组庭通知书、开庭通知书、举证通知书等开庭前的仲裁文书集中“打包”,通过邮政快递免费一次性送达,方便仲裁双方当事人少跑腿。对符合走“绿色通道”的案件,一律实行当天立案、当天确定开庭时间,开启快立、快调、快审、快结模式,实现一键通、一路绿灯目标。

  1月9日,申请人韩某峰到自治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宁夏某集团有限公司、用工单位宁夏某煤业有限公司及下属煤矿支付工伤待遇共计23万元。接到仲裁申请书后,仲裁员吴海英立即介入了解具体情况。确认韩某峰所诉事项属实后,吴海英当即给双方做工作,并对照申请人工伤等级核算出具体工伤待遇。经过努力,当天下午,双方就达成了和解协议。

  今年以来,自治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通过仲裁专用“绿色通道”快速处理农民工欠薪集体争议数2起,涉及农民工26人,涉及金额30余万元。(记者 马照刚)

<p>  在仲裁员调解下,用工单位当庭为劳动者发放拖欠工资。</p><p>  (资料照片)</p>

在仲裁员调解下,用工单位当庭为劳动者发放拖欠工资。(资料照片)

  金凤区检察院严打涉疫案件

  近日,银川市金凤区人民检察院受理一起以卖口罩为名的诈骗案,当日受理、当日提审,当日便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2月21日,银川市市民何某某在微信平台发布贩卖一次性医用口罩的虚假信息,谢某某看到与何某某联系。随即,谢某某给何某某支付7500元。收钱后,何某某便将谢某某的微信拉黑,并用同样手段骗取杨某某、金某某等人共5880元。事发后,银川市公安机关迅速立案并抓获何某某。3月13日,金凤区检察院受理此案,认为该案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当日受理、当日提审,对何某某以诈骗罪提起公诉。(通讯员 黄永丽)

  上前城检察建议助力社区矫正

  3月24日,记者获悉,银川市上前城地区人民检察院以传真、邮寄的方式向银川市各县区司法局送达6份书面检察建议书,帮助社区矫正人员解决在就业、生活、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上前城检察院督促司法局要把好“四关”:把好社区矫正人员疫情防控关,做好疫情防控宣传教育,确保无一人感染;把好重点社区矫正人员管控关,加大对社区矫正人员活动的监督和管控;把好与社区的沟通协调关,建议对志愿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社区矫正人员,视情况给予奖励;把好社区矫正监管教育关,建议充分利用视频、微信等方式,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思想、法治、社会公德教育。(记者 杨超)

【编辑】:倪金凤
【责任编辑】:杨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