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宁夏故事
轮着穿 凑合穿 挑着穿
闽宁镇移民的穿衣故事
2021-04-29 11:00:02   
2021-04-29 11:00:02    来源:银川日报

  一对新人幸福拍摄婚纱照。新华社发

  认真制衣。本报记者陈玲摄

  闽宁镇街头的时髦女孩。本报记者陈玲摄

  穿着校服的闽宁镇学生。本报记者陈玲摄

  “故衣”进村、制衣店改行、孩子们轮换穿衣、着工装学技术、服装制造进村……岁月打磨的苦难在移民们的穿衣故事中有着最真实的注解。从一年到头一身衣到一年四季有衣换,从节衣缩食只为吃饱饭到置办新衣不差钱,闽宁镇走过了开荒拓土、改天换地的峥嵘岁月,也走出了盛装迎接小康生活的自信从容。

  “故衣”进村制衣店改行——轮着穿变作了穿

  1997年7月15日,闽宁村在一片戈壁滩上破土动工。这一年,毛宝虹一家移民到闽宁村。他清楚地记得,当年参加奠基仪式的小学生们,穿的都是借来的白衬衫和白球鞋。逢年过节,孩子们除了期待得到几颗来之不易的糖果,就是希望能轮到穿哥哥姐姐的衣服。

  “那时候村里一有人来卖‘故衣’,吆喝几声就有一大批人前来挑选。”毛宝虹所说的“故衣”,是卖货郎从陕西一带淘来的旧衣服,卖到农村一两元钱一件。

  “故衣”买卖时间不长,闽宁村里陆续开起一两家裁缝铺。条件稍好的家庭,逢年过节会到裁缝铺给孩子做身新衣。

  年轻的卢霞在北京、杭州打工多年,于2003年投奔二叔来到闽宁镇。卢霞跟丈夫在镇上开了家京都制衣,这家门前满是黄土的制衣店,也是当年镇上最大的制衣店。

  那时,从大城市归来的卢霞一袭长裙走在镇区,总能引来无数人注目回头。她靠着从北京、杭州带回的服装潮流带热了自己的制衣店,也成了闽宁镇上的时髦女郎。卢霞穿过的衣服,总有人撵在她身后嚷着要做一身一样的衣服。

  然而,这样撵上门的生意没过两年就过了热乎劲。“村里人慢慢都买着穿了,没人做衣服了!”眼见着生意一天天冷清,卢霞一横心把制衣店改成了窗帘店。

  一时间,闽宁镇上大大小小七八家制衣店都改了行。有的改开服装店,有的改卖童鞋,还有的改开小商店。

  穿上工装进工厂——凑合穿变买着穿

  服饰的变化,见证着移民村的日新月异。

  “以前在老家种地,灰头土脸一整天根本穿不上个干净衣服。有穿的就高兴得很了。”在宁夏立兰酒庄有限公司,移民王彩娣一边小心翼翼擦拭发酵罐,一边笑着对记者说。

  深蓝色工装,是王彩娣进入酒庄后的工作服。不用再面朝黄土背朝天侍弄土地,王彩娣对自己的工装格外爱惜。

  和王彩娣一样,在宁夏捷能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上班的移民冉焕焕走进车间前一定会把工装穿戴整齐。橘黄色的工装,是冉焕焕从普通农民变身产业工人的象征。穿上这身工装,就意味着稳稳地守住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冉焕焕告诉记者:“有了稳定工作赚了钱,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家里人买新衣服。”

  离开传统的农耕种植,移民村里孕育出商贸物流、劳务输出、设施农业、文化旅游等诸多产业。移民们在车间一线学习生产技术,变身产业工人,一身工装不仅彰显着移民们勤劳致富的自信,更传递了产业脱贫的智慧布局。

  在宁闽合发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移民媳妇穿着灰色工装喜笑颜开,在菇棚里采摘蘑菇;在宁夏晓鸣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女工们身着蓝紫色工装科学孵化、有序育雏;在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带货女主播们身穿白色工装快速分拣、大方直播……五颜六色的工装,洋溢着致富的喜悦也述说着移民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服装制造进村——换着穿变挑着穿

  靠着一双勤劳双手,闽宁镇6.6万西海固移民书写了干沙滩变金沙滩的脱贫史诗。2019年,闽宁镇上有了第一家服装加工企业。闽商许上等的富贵兰(宁夏)实业有限公司7月开业,成了闽宁镇上最热的新闻。移民们走进制衣车间,用现代化的制衣设备为孩子们量体裁衣。

  高金花是富贵兰(宁夏)实业有限公司的普通移民女工。在老家西海固,高金花要在新裤子膝盖和屁股上补上碎布,一条裤子才能轮穿到老小。新鞋子也要在鞋帮和鞋底上缝上布底子,才能让孩子们穿得久一些。如今,高金花用心裁剪着每一块布料,她知道手中的一针一线都有可能穿在孩子们身上。

  许上等告诉记者:“闽宁镇各个中小学的校服都在富贵兰车间加工制作,现在车间一天能生产400套校服。款式、面料、舒适度和开业之初比都有了很大变化。”

  如今,闽宁镇的孩子们一年四季都有应季的换洗校服,街头穿着白体恤短裤的姑娘摘下墨镜笑容格外甜蜜,美发店前穿梭的小伙一身粉色时尚西装格外养眼,服装厂里的时髦女郎挑挑拣拣总嫌衣服穿搭不够洋气……

  今时不同往日。2020年,闽宁镇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14961元,较搬迁之初增长近30倍。全镇累计减贫1648户7185人,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

  今天的移民们自信开放、紧跟潮流、盛装出行,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阔步前行。

  婚纱

  承载从拮据保守到开放自信的记忆

  “我们兄弟姐妹六个,我最小,小时候一直捡哥哥姐姐们的衣服穿。”29岁的闽宁镇园艺村村民魏建明,回忆起小时候穿哥哥姐姐们磨得发白的裤子,一脸的郁闷。

  1990年,魏建明的父亲作为第一代移民举家搬迁到玉泉营经济开发区。在魏建明的记忆中,父亲母亲在一片乱石荒滩上,用勤劳的双手撑起了一家人的希望,这才有了今天的体面生活。

  “我到12岁时都是捡哥哥姐姐的衣服穿。2004年,我上初一,那一年爸爸花了20元钱给哥哥买了条裤腿上带拉链和足球图案的裤子,盼了两年才轮到我穿。”魏建明一边说一边不禁笑出声来。对新衣的期盼,在年幼的魏建明脑海里就是穿着那条带着闪亮拉链的裤子奔跑在乡村小道上。

  31年过去,翻天覆地的日子,让那些发黄的记忆不堪回首。一家人靠着勤劳苦干成了闽宁镇上的有钱人。魏建明再也不用捡哥哥姐姐的衣服穿了。如今,这个土生土长的闽宁人,成了镇上最大婚纱影楼的老板。

  “2011年开了这家玫瑰新娘婚纱影楼,那时候镇上总共就三家影楼。新郎新娘来拍婚纱照后面一定跟着老人。”魏建明告诉记者,那几年新人拍婚摄照非常保守,摄影师既要考虑老人的保守要求也要考虑新人的喜好。

  那时候,新娘拍婚纱照都穿得严严实实,长袖大领不露分毫肌肤。一套凤冠霞帔、一套白纱,是新人们的必选服装。曾经备受追捧的凤冠霞帔如今成了“古董”,被魏建明搁置在柜顶一角成了摆设。

  2014年,韩式风格的婚纱照在闽宁镇上兴起。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开放时髦的思潮也吹进了闽宁镇。来魏建明店里拍婚纱照的新人手牵手进门,身后再无老人跟随。

  “一套白纱,一套秀禾服,一套民族服饰,拍婚纱照最少三套衣服。新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我们也紧跟潮流购进各式各样的婚纱和饰品。”魏建明的婚纱室里,从一排婚纱增至四五排婚纱,婚纱照的起价也从最初的398元/套涨到3698元/套。

  第一代移民中很少有人拍过婚纱照。与风沙抢建家园的日子成了历史,这些老一辈移民如今走进影楼拍起了全家福。魏建明按照顾客喜好,也推出了各种主题的全家福服务。

  如今,年轻人喜欢的森系、街拍等婚纱旅拍主题也走进了闽宁镇。魏建明在镇上又陆续开了两家婚纱店,他的旅拍服务也跟着新人走到了海南、云南、韩国、泰国等地。

  从捡哥哥姐姐的旧衣穿到独立经营三家婚纱店,从一丝不漏的保守着装到紧跟潮流的婚纱服务,服饰的变化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移民披荆斩棘、共赴小康的历程。这其中有对体面的执着追求,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解放思想的大胆创新。

  制衣

  见证从艰苦奋斗到小康生活的轨迹

  18年过去,闽宁镇的键能制衣店招牌已经锈迹斑斑,哒哒哒哒的缝纫机踏板声延续了一年又一年。老板蒙键能从一个羞涩能干的移民姑娘变成了五个孩子的妈。

  “2002年移民过来,那时候用的蝴蝶牌缝纫机和锁边机,我现在还用呢!”蒙键能一边掀开布帘一边向记者介绍着她的这些老家当。缝纫机、锁边机、熨斗、量尺、纺锤……每一件都凝结着蒙键能的心血和辛劳。

  移民之初,蒙键能和丈夫一无所有,吃了上顿没下顿。丈夫在外打工,蒙键能就靠着一手针线活开启了镇上第一家制衣店。

  蒙健能回忆:“那时候活多,家家户户情况都一样,刚搬来啥也没有。那时候做衣服的大多是年轻人,除了做衣服我还给人做桌布、被面、椅套,啥针线活都接。”蒙键能的手艺在镇上是出了名的精细,逢年过节缝制新衣的生意挤上门来,小店的灯火时常亮到深夜。她的制衣店周围,陆续开了两三家制衣店。

  那时候家里有要缝缝补补的针线活,自家媳妇穿起针线分分钟就能缝补好。后来,结婚嫁娶,一台缝纫机成了很多移民家的标配。蒙健能接到修改缝补衣服的活越来越少,这些细碎活移民媳妇自己就能搞定。

  日子一天天好过,外出打工的媳妇们穿着鲜艳时髦的短裙、T恤回到家乡。蒙健能的制衣店周围也陆续开启了童装店、鞋店、女装店。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来做衣服的都是老年人。年轻人都在外面大商场买、在网上买,我店里现在就是改改裤边、换个拉锁。”蒙键能店里摆满了各种暗色系面料,还搭着她刚刚做好的几件老年马甲。几个老年人围坐在店里,等着这个能干的媳妇给他们量体裁衣。

  “这个媳妇做得衣服好,穿着踏实。这么多年了一直在她这做衣服。”86岁的李章凤老人是店里的老顾客。移民之初舍不得做衣服,现在做衣服不差钱,李章凤心心念念地想找蒙键能给她做一件棉马甲。

  年轻的时候有活就接,现在接活蒙健能要仔细斟酌。她说:“以前人都干重活,对衣服的要求是宽松耐磨。现在的活大多是改衣服,改衣服的活不敢轻易接,顾客的要求越来越高,改不好还要赔钱。”

  对着装的要求越来越高,蒙健能清晰地感受到了时代留在移民们服饰上的变化。变的是移民们追求美好的步伐,不变的是艰苦奋斗的家风家训。勤俭持家过日子仍然是移民村里不变的主题。

  时装

  记录从窘迫不舍到生活质变的拐点

  闽宁镇原隆村有个网购达人叫冯菁,天天排队取快递是冯菁的日常。七八个大小包裹里,全是冯菁网购的新衣。从粗糙媳妇到“败家”娘们,装扮时髦的冯菁也有一段辛酸的故事。

  2014年11月,冯菁一家八口从西海固移民到原隆村。那时候,一家八口蜗居在两间小房子里,围着孩子锅台转的冯菁最长的时间半个月不洗头、不出门。

  “那时候两个娃娃都还小,一睁眼就围着娃娃转,不出门也就懒得收拾,心里根本就没有啥美丑观念。”回忆起移民之初从早忙到晚灰头土脸的样子,冯菁觉得恍如隔世。

  手里稍微有点钱,就先给孩子囤奶粉和新衣,冯菁自己一身像样的衣服也没有。儿子一岁时,丈夫带着冯菁赶集。她在地摊上了买了一双30元钱的鞋子,穿在脚上高兴了许久,却让丈夫心中过意不去。

  “老公特别嫌弃我买的那双鞋,好几次拽着我要给我买双像样的高跟鞋,都被我拦住了。”冯菁知道,孩子们还小,公公又连着几年生病,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丈夫外出打工,钱得一分掰成两半花。

  孩子们上了幼儿园,公公的病也好了起来。2019年4月,冯菁应聘成了村里的网格员,有了稳定收入,一家人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有了钱,冯菁时不时约着闺蜜们进城逛街。看着城里的女人们穿着高跟鞋、短裙,染着时髦的头发,冯菁格外羡慕。

  “都上班了,好好给自己买上几身像样衣服!”丈夫把钱塞到冯菁手里。

  生活没了压力,冯菁开始在网上学穿搭。学着学着,粗糙媳妇冯菁网购着了迷,每天大包小包往家运包裹。

  “你不要再给她钱了,买了这么多衣服,啥时候能穿完?”父亲埋怨女婿把钱给了冯菁,还一再埋怨冯菁是“败家”娘们。

  “爸,你不管了,不差这几个钱。女人嘛就要穿得漂漂亮亮的!”丈夫的宠爱,让冯菁的闺蜜们羡慕至极。

  冯菁笑着哄爸爸:“我没有乱花钱,你看这件衣服没有腰带也不好看,穿短裤就是要配靴子!”

  看着女儿的日子过得甜美,父亲嘴上虽然不满但是心里十分欣慰。

  冯菁在短视频平台上关注了200多个美衣穿搭主播,着装一天一个样的冯菁也让同事们看花了眼。一个朱砂手串、一个手工腰带、一套彩色发片、一对精致耳线,让曾经的粗糙媳妇变得自信从容,成了移民村里快乐的“败家”娘们。

  “以前我十天半个月不出一趟门就懒得洗脸,现在买个菜都要化好妆才出门。老公说我确实变美了,其实是生活好了,我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冯菁悄悄告诉记者,丈夫的工资他都攒下了,一分都没敢乱花。

  校服

  映照从舍不得穿到换着穿的变迁

  跟着父母从西吉县兴平乡马沟村移民到闽宁镇,年幼的张军从不敢开口向父母要钱花。小到一个书包,大到一身校服,这原本稀松平常的期待在年幼的张军心里成了奢望。那意味着父亲要拖着疲惫的身子起早贪黑,意味着母亲要顶着风沙在山沟里挖一天野菜。

  “家里穷,那时候很少买新衣服。我小学六年没穿过校服,2001年我上了初中,直到初二我才有了第一身校服。那套校服45元钱,我和妈妈在农场里干了两天活才赚回来。”张军清晰地记得,那是个风沙肆虐的春天,他和妈妈一大早就跑去农场栽树。妈妈负责挖坑填土,张军负责搬运树苗。劳碌两天,张军晚上躺在床上腰酸背痛。

  揣着带着体温的45元钱,张军终于交上了校服钱,很快他穿上了人生第一套校服。那是一套深蓝色的纤维面料校服,张军摸着滑滑的衣领,穿在身上格外爱惜。这是张军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唯一一套校服。移民孩子从穿不起新衣到穿上第一身校服,这背后是父辈辛苦劳作、望子成龙的期许。

  靠着知识改变命运,张军顺利考上了大学,又怀揣一颗赤诚之心返回闽宁镇中心小学从事体育教学工作,这时候闽宁镇的孩子们都穿上了校服,有的家长还为孩子们定做了两套校服以备换洗。

  “那一年我看到闽宁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穿着布鞋打比赛,赛场地滑穿布鞋跑不起来,我心里很难过,毅然决定返乡从教。”张军的到来,让闽宁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有了统一的球服、球鞋,移民孩子不再因为穿衣受窘。农家娃穿着鲜艳的球服奔跑在赛场上,拿下全国赛冠军,身处幕后的张军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2019年,闽宁镇上有了服装加工企业,很多移民妇女进厂务工。她们生产的校服全部都供给了闽宁镇的中小学。

  在2019年前,每个孩子只有一套校服。家庭条件好一点的会给孩子定做两套校服。一身校服从春天穿到冬天,从周一穿到周五,衣服洗了不干第二天就没校服去学校。张军回忆说:“小时候妹妹的校服洗了没干,哭着不上学,最后穿着湿校服去了学校。”冬天穿着这套校服裤腿进风,夏天穿着这套校服不透气,张军看到孩子们的校服揪心不已。

  服装加工企业一开业,就为孩子们送去了免费校服。夏装和秋装换着穿,移民村的孩子快乐地奔跑在操场上。

  如今,移民村里的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一年三套校服。春秋一套舒适运动校服,冬季一套加绒保暖校服,夏季一套短袖轻薄校服。这些校服全部出自移民女工的双手。女工们在用勤劳双手创造幸福时,也在用心为孩子们裁剪温暖、针织快乐。

  (记者 陈玲 采写)

【编辑】:任爱中
【责任编辑】:任爱中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