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宁夏故事
【三山里的精灵】
常来蹭饭的赤狐安妮
2024-03-14 07:34:31   
2024-03-14 07:34:31    来源:宁夏日报

  精灵档案

  赤 狐

  属于食肉目犬科狐,属哺乳动物,又名草狐、红狐,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型细长,吻尖,耳较大而尖。体色因季节和地区不同变化大,从黄色到褐色再到深红色等,幼体呈浅灰褐色。栖息于荒漠、半荒漠、苔原、森林、农田等环境中。一般居于其他动物的弃洞、土穴、树洞中,夜行性,杂食性。寿命13年至14年,最长可达15年。

  精灵物语

 

    我是世间的“行者”,丰富了神话与童话故事,是智慧与狡猾的化身,传说赋予了我太多反面形象。褪去世俗的眼光,我们也有别样的故事。

  赤狐与岩羊。

  安妮学会了蹭饭。

  赤狐和它的孩子在岩壁下玩耍。

  安妮在银巴古驿已经不怯游人了。

  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里有一只小赤狐——安妮,它也是国家森林公园里的小网红。安妮的故事要从3年前说起……

  聂洧是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宁夏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员,热爱野生动物摄影。3年前,他辞去原先的工作,背起相机,将镜头对准贺兰山,以“管理员”的身份开始沉浸式记录这里的野生动物。

  回想起与小赤狐安妮的相识,聂洧有说不完的话。他说:“我刚来景区时,有几次在银巴古驿值班看到这只小狐狸,我就有意无意地给它带点食物撒在附近。慢慢地,这只狐狸与我熟络起来。每次我在野外吃饭时,小狐狸就从山沟里溜出来蹭饭。”

  3月3日一大早,聂洧驱车前往景区巡护。与往常一样,出发前,他在背包里装了几根香肠。聂洧的车缓缓行驶在进山的路上,两旁的积雪还没化完,他不时看向车外。聂洧说:“安妮这个名字来源于我喜欢的歌手王杰的一首歌。”他说着,哼唱起来,“安妮,我不能没有你……”

  穿过一条不足百米的隧道,可以看到山脊上的明长城,也到了聂洧与安妮第一次相遇的地方——贺兰山银巴古驿露营地。这里地势开阔,两条山沟自西向东汇聚成一片洼地,银巴古驿就静静地在这里守望,见证着贺兰山的雄浑与奇崛,也注视着聂洧与安妮的故事……

  车稳稳地停在银巴古驿,聂洧拿出准备好的香肠径直走向连廊深处,那里是他经常给安妮喂食的地方。当安妮的故事传开后,一些游客与野生动物爱好者也来到这里,与聂洧一同续写着安妮的故事。

  聂洧一点一点将香肠掰开,俯身轻放在连廊旁的碎石上,嘴里念叨着:“来,安妮,冬天下雪你的日子也不好过,食物少……”说着,聂洧抬头看向山坡,眼里满是期待。临走前,聂洧将食物周围的大石块捡起扔在一旁,他坚信,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安妮一定会回来。

  “网络上有质疑声,觉得人类不应该打扰野生动物。”在向贺兰山深处进发的路上,聂洧说:“其实,只要不干扰野生动物,人类这种少量的投喂行为不会影响它们的生活习惯。前年发现了一只赤狐生了小狐狸,也只是用相机远远记录,不靠近打扰它们。”

  随着生态保护工作的推进,贺兰山生物多样性日渐丰富,安妮的家族逐渐壮大起来。其中,一只安妮的“孙子辈”小狐狸引起了聂洧的关注。一天,在景区开车的司机告诉聂洧,在贺兰山樱桃谷附近看到一只很小的狐狸,长得跟小狗一样,奶里奶气的。他拿起相机赶到樱桃谷蹲守。第三天,终于在附近一个大石缝里,用镜头记录下了这对赤狐母子的影像:暖阳透过树梢映照在石缝口,小狐狸在母亲的身边玩耍,时而将头扎进母亲的怀里,时而直起身扭头张望……那次,聂洧拍了很多照片。每次在景区宿舍值班的时候,聂洧都会打开电脑翻看,回顾这个家庭的温馨瞬间。

  “小狐狸一直在这片区域活动,长得很健康。但7个月后的一天,我看到它被猛禽咬死了。”在聂洧的镜头里,记者看到一只雕用利爪将小狐狸压在下方,小狐狸在地上无力地挣扎着。“动物世界的自然法则,人类是没办法干涉的。”聂洧说。

  巡护的路还没有走完,天空又飘起了零星的雪花。聂洧背起相机,继续沿着既定的路线走下去,一边走一边记录,记录这里的动物,也记录这里的人。(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铁志平 见习记者 牛宝林 马对对)(图片均由聂洧提供)

【编辑】:王小梅
【责任编辑】:王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