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宁夏故事
“宁夏观察”的2024
我们用60多万字“告白”宁夏
2024-12-30 07:54:10   
2024-12-30 07:54:10    来源:新消息报

  日月如梭。

  我们又站到了新旧交替的时间点。在这一刻,很有必要寻找下“存在感”。

  2024年,属于宁夏的工作日有247天。这意味着,“宁夏观察”做了247篇专题报道。每一篇报道平均2500字,共计约61.8万字。

  在短视频流行的当下,书写这60多万字或许并不讨喜。但是,这是媒体人记录时代、探寻真相的另一种方式,它近乎执念。

  因为,我们相信,在短视频流量过后,仍有很多人想知道这“20秒”背后的故事。

  盘旋于天际的雄鹰,看到的是山体的雄伟;跳脱于石间的灰兔,更能领略它的丰富。

  “宁夏观察”的每一篇专题报道,就像那只灰兔跋山涉水,用脚步、鼻息探寻细节。

  “宁夏观察”记录了大美的城市和乡村。花博园里灯火璀璨,览山公园里夕阳滑落,笔架山顶众人迎接第一缕朝阳,这些旅游新场景让银川更有吸引力;贺兰山下的春风吹醒了葡萄园的冻土,一个个展藤工人将葡萄树挂起,阳光催生出又一杯紫色梦想;盐池的最美滩羊、闽宁镇的热带水果、沙坡头的旱苹果、红寺堡的“光伏产业工”……新农村、新农人成就新产业。

  “宁夏观察”记录了民生福祉。宁夏开展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平均彩礼金额7.8万元,较治理前下降35%;部分治疗性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大幅减轻不孕不育患者诊疗的经济负担;银川公交响应式提速,市民上下班可以节省10分钟;建立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项目谋划储备库,银川市确定了100个儿童友好试点单元,把“福利”送到家门口;盘活闲置资产,让更多人创业就业……

  “宁夏观察”记录了凡人微光。残疾人马骏推着轮椅走出家门,将普通人的故事写进骏马奖;马斯诺用英语推广家乡特产,用充满诗意的英式叙述和深情的镜头,让默默无闻的农民焕发新光彩;退伍军人安长惠用5年时间让4.7万亩盐碱地长出了红高粱;75岁老人王保生突破身体极限在冰冷的湖水里畅游;中宁县大战场镇红宝村农民合唱团的故事搬上了荧幕;一群为梦想拼搏的科研人聚集六盘山实验室,打造宁夏科研高地……

  “宁夏观察”记录了英雄无悔。固原2000多名师生徒步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烈士,路途蜿蜒曲折,来回108里,这堂“行走的思政课”已坚持了29年;宁夏武警战士苗鉴为营救一名污水管道维修工人不幸牺牲,年仅24岁。送别苗鉴烈士时,社会各界超万人前来送别,表达沉痛悼念和无限敬仰;宁夏理工学院师生每年10月下旬,就会踏上探访该校学生英烈家属的旅程。2015年以来,这所学校涌现出李学涛、龚续潜和张海军3位学生英烈,他们的英勇事迹被师生铭记,并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

  “宁夏观察”记录了更广阔视野上的宁夏。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宁夏特色、宁夏优势、宁夏机遇被更多人“看见”。在“世界超市”义乌,马海波通过商贸服务于10多个国家,同时带动更多宁夏人来义乌创业,让“同心商贸代理服务”劳务品牌越来越响亮;42岁的马耀进只有高中文凭,南下广东,目前已成为“国际贸易CEO”,在埃及建设了上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区;马玉芳和马亚妮在沙特搞预制菜研发,让预制食品“走”上当地人的餐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举行,宁夏人在利雅得向世界全方位展示宁夏防沙治沙技术和成果,传播荒漠化防治“宁夏经验”;固原、盐池两地带着牛羊肉、冷凉蔬菜、“18度的夏天”去北京、成都、长沙、上海做推荐,让更多人看到“宁夏好东西”;“五个一工程”奖揭晓,宁夏4部作品入选,“宁夏出品”名动全国……

  我们是记录者,也是倾听者。

  这一年,我们展示整体也看见个人,记录荣耀亦不忘艰辛,听见成功者的呐喊也抚慰失意者的惴惴不安。

  247篇报道,247个凝视。这份深度与深情,亲爱的读者,希望你能看到,感受到。

  2024,我们挥一挥衣袖,无法带走一片云彩。

  2025,我们一如既往,追逐每一处烟霞。(新消息报“宁夏观察”报道组)

【编辑】:杜爱虹
【责任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