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补位 暖心护“未”
“爱心妈妈”为爱集结让爱抵达
2025年1月10日下午,区直机关举办“爱心妈妈”分享交流活动。 记者 杨嘉琪 摄
在我区各地,活跃着这样一群“爱心妈妈”——她们虽然不是孩子们真正的妈妈,却最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健康状况,陪伴他们聊天、玩耍、读书,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她们在孩子们生日、“六一”国际儿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及时送上爱心慰问和祝福,用心实现孩子们的“微心愿”“微梦想”;她们给予孩子们关爱,引导孩子们成长,帮助他们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拥抱美好生活……
她们就是宁夏区直机关各部门和中央驻宁单位的“爱心妈妈”及“爱心妈妈团队”。
数据显示,我区现有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1.34万名。其中,有些孩子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或父母患病等原因,长期缺乏呵护和陪伴,出现性格孤僻、脆弱自卑、逃学和沉溺游戏等种种问题。
“‘爱心妈妈’志愿者,正是支持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力量。”区直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爱心妈妈”关爱服务作为一项志愿服务,是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协助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针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开展补充性关爱志愿服务,对他们的生活照料、学业辅导、关爱陪伴、家教指导、困难帮扶等方面给予帮助。
如何让“爱心妈妈”切实做到“身入”“心入”“情入”?与孩子结对是个好办法。据介绍,自2024年我区“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困境儿童活动开展以来,区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响应、踊跃报名,通过多对一、一对一等形式,120名妇女党员干部化身为“爱心妈妈”,30多个党支部、妇委会、“三八红旗集体”等组成“爱心妈妈”团队,与160余名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结成帮扶对子。
“爱心妈妈”们纷纷走出机关,走进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身边,与孩子们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将区直机关党员干部点点滴滴的爱和温暖,化为希望和力量传递给可爱的孩子们。自治区财政厅的“爱心妈妈”马学霞,经常陪伴留守孩子散步、谈心,和她们一起畅想以后的美好生活;宁夏食品检测研究院的“爱心妈妈”董川,为困境儿童送去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鼓励孩子努力学习、茁壮成长;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中心“爱心妈妈”杨洁,带着家人一同陪伴听障女孩,为她构筑起一个温暖的“心灵小屋”……
点点微光汇聚成星河,常态化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在全区形成了示范效应,“爱心妈妈”关爱圈不断扩大,更多“为爱集结”的故事在塞上大地不断涌现:自治区纪委监委组织“纪暖童心”爱心妈妈团队,深入结对帮扶的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植物园村,为11名儿童送上衣服、书籍、书桌等物品,并逐一走访困境儿童家庭,以实际行动彰显纪检监察战线妇女同志的良好形象;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妇委会带领系统30多名妇女干部化身“爱心妈妈”,用一个个儿童玩具、一包包生活用品、一声声暖心问候,为孩子们送去关爱和温暖;自治区妇联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服务,实施小树苗困境儿童关爱行动和各类公益项目12个,惠及困境儿童2000余人,用真心真情呵护“幼苗”向阳而生;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招募“爱心妈妈”22名,募集图书93册,立足儿童需求广泛链接资源、提升关爱质效……
“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困境儿童活动,让爱不断抵达每个需要帮助的孩子心里。
“谢谢‘妈妈’,是您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您不仅给我物质上的帮助,更让我的心灵收到抚慰和鼓舞”
“我会听您的话,好好学习,勇敢面对困难”
……
与爱同行,为爱聚力。区直机关工委呼吁更多区直机关党员干部伸出热情的双手、敞开温暖的胸怀,加入“爱心妈妈”队伍,拥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成为他们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品德的教育人、成长的保护人,用大爱为他们支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记者 陈 瑶 杨嘉琪 何婉蓉)
“爱心妈妈”李自芮:“让爱心循环,让善心传递”
李自芮陪余思远(化名)玩玩具。 (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和那孩子第一次见面那天,我的心里既忐忑又纠结,但他看向我的眼神既天真又胆怯,他没有安全感,他缺少关爱……”3月20日,和记者说起自己的“结对孩子”时,自治区地震局信息中心副主任李自芮的语气中满是心疼。
这个患有重度小脑萎缩的残疾儿童,从小父母离异,生活起居由奶奶一人照料,离不开药物、医院和康复治疗,自己没有照顾过脑瘫患儿的经历和经验,怎么才能当好他的“爱心妈妈”,是帮还是不帮?
“帮!”和余思远(化名)相处了一下午,李自芮看到了活泼可爱的他,但也了解到他喜欢大喊大叫,他的右手拿不起东西,听故事、玩玩具的时候没耐心,不高兴了会躺在地上哭闹打滚。“但是,当我要离开的时候,他哭着不让我走,他说要和我一起走,于是,在他一声声‘阿姨,阿姨……’的呼喊中,我决定成为他的‘爱心妈妈’。”李自芮说。
作为一名地震工作者,李自芮谈及成为“爱心妈妈”的初衷,是在野外勘察的现场,见到了一些需要帮助的孩子。触动最深的是一个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皱皱巴巴的六角钱,请求道:“阿姨,你们有相机,能不能给我的弟弟妹妹拍一张照片,他们长这么大从来没有拍过照片。”一次次的惦念组成心愿,李自芮说:“我能体会孩子们多么渴望得到关爱,我能为困难儿童做些什么呢?于是,当我看到区直机关工委关于招募‘爱心妈妈’的通知后,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成为余思远的“爱心妈妈”后,李自芮不仅开始学习相关的康复知识,还在自治区妇联、残联、民政等多部门的帮助下,积极寻找适合余思远康复的最佳训练方式。在她一次次的陪伴和帮助下,余思远逐渐有了改变。学会等待、学会讲礼貌、学会在表演歌曲后为自己鼓掌、学会鼓励自己说“余思远真棒”……每一个看似微小的改变,都是余思远变得越来越好的证据,也是李自芮用心用情的成果。对于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的她来说,现在的余思远因为被爱浇灌、被安全感包围,慢慢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花期”。她说:“这就是我坚持做下去的动力源泉,也是‘爱心妈妈’的意义。”
今年,李自芮迎来了自己20岁的“政治生日”,回想自己入党时的铮铮誓言,她说:“使命在心、责任在身、担当在行。我希望通过自己带头关爱困境儿童,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得以传递,通过实际行动让爱心循环、让善心传递。”
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品德的教育人和成长的保护人”为目标,李自芮表示,“爱心妈妈”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应当是一个更广大的志愿群体,希望更多的“爱心妈妈”携手,共同讲好志愿服务的宁夏故事,也希望更多的“妈妈”加入,为更多孩子撑起一个思想有引领、安全有保障、健康有呵护、情感有抚慰、困难有帮助的快乐童年。(记者 陈 瑶 杨嘉琪 何婉蓉)
“爱心妈妈”姜蔚青:“我只付出了一点儿,却是孩子一生的光”
姜蔚青与雯雯谈心。 (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她”力量会带给一个孩子多大的改变?我们在“爱心妈妈”姜蔚青和结对关爱的孩子雯雯(化名)的故事里,看到了细腻之美、坚韧之强。
去年10月,在区直机关工委的号召下,自治区专用通信局的党员姜蔚青和单位3名党员干部,一起加入“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困境儿童活动中。
“因为我是当妈的人,之前也当过义工,只要能对孩子好,我就愿意加入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姜蔚青说,当听到雯雯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妈妈,一股心疼涌上心头。“我有一个女儿,也积累了一些陪伴青春期女孩的经验。所以我想把雯雯当作小女儿看待,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爱。”
第一次与雯雯见面的场景,姜蔚青还历历在目。
那是一个周末的上午,姜蔚青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和社区工作人员一同敲开了雯雯家的门。没有母亲的家显得有些凌乱,瘦弱的雯雯穿着一件粉色棉服蜷缩在沙发上,大半张脸都被散乱的头发遮住了。“雯雯收到我送的礼物后,看不出高兴的样子,一直到我们离开,她始终没有说一句话。”
那天回去后,姜蔚青失眠了。雯雯的心门上了一把锁,如何让雯雯打开自己,在如花的年纪绽放青春的光彩?
姜蔚青快速进入了“爱心妈妈”新角色。向雯雯的爷爷和爸爸了解孩子的喜好、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雯雯的学习情况、陪伴雯雯一起打扫卫生和做饭、与雯雯回忆她小时候的趣事、专门到书店买雯雯喜欢的书送给她、告诉雯雯女孩子青春期应该注意的事项,还送给雯雯鲜花夸奖她“像花儿一样美”……“和孩子之间建立信任其实并不容易。终于有一次,在我帮她梳头发的时候,她对我说,‘阿姨,您上次送我的那支钢笔,是我最喜欢的蓝色’。”姜蔚青回忆,她当时激动极了,紧紧地抱住了雯雯。“雯雯对我有了依恋,我的坚持和努力也终于有了结果。从那一刻起,我更加坚定了要继续当好‘爱心妈妈’的决心和信心。”姜蔚青说。
经过半年的相处,雯雯对姜蔚青已经完全打开了心扉,会主动对姜蔚青讲述校园里的趣事,会拉着姜蔚青展示自己亲手制作的手工,会远远地跑过来一头扎进姜蔚青的怀里。看着雯雯越来越开朗、笑容越来越多,姜蔚青的内心也愈加丰盈和满足,“虽然不是真正的妈妈,但是在陪伴雯雯的这段时间,我仿佛在重温‘花骨朵’绽放的过程。我只付出了一点儿,却是孩子一生的光,有什么比这更有价值呢?”(记者 陈 瑶 杨嘉琪 何婉蓉)
“爱心妈妈”卢星:“用爱帮助孩子渡过难关、走出‘迷雾’”
卢星陪阳阳参加社区的观影活动。 (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但是在2024年,我又多了一份牵挂。”
兴庆监狱四监区党支部书记卢星牵挂的孩子阳阳(化名),今年已经15岁了,花儿一样的年纪里,阳阳的世界却并不明媚。
阳阳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还患有自闭症。阳阳的母亲在家照顾两个孩子,家庭的重担落在了继父一个人肩上,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很艰苦。
如何让阳阳的世界明亮起来?成为阳阳的“爱心妈妈”后,卢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党支部的同志们得知阳阳的情况后,纷纷捐款为孩子购买学习用具、零食等物品。当时恰逢‘六一’国际儿童节,我们一同前往阳阳家中,兑现了孩子想要一个新书包的‘微心愿’,陪他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儿童节。”卢星说,端午节、冬至等重要的日子里,她经常到家里陪伴阳阳,仔细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生活状况和学习情况,用心倾听他的困难和需求,也送去粽子、饺子、药品等满怀心意的礼物,鼓励阳阳和阳阳的家人积极乐观、渡过难关。
“星星的孩子”总是沉浸于自己的世界,走进他们的心里并不容易。但是卢星长久的关爱和陪伴,终于有了回响。今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警察节”这天,卢星邀请阳阳一起参加了区直机关工委开展的“爱心妈妈”分享交流活动。卢星回忆,在送孩子回家途中,孩子姥姥多次鼓励他说一句“谢谢”,但阳阳始终羞涩地捂住耳朵笑而不语。到家门口以后,阳阳走了一段路后,突然掉头跑回来拍着卢星的车窗。“我下来后,他笑着对我说:‘警察节快乐’。我当时特别感动,虽然我不是他真正的妈妈,但在这条充满爱与温暖的路上,终于与孩子‘双向奔赴’,收获了幸福和感动。”
因为工作原因,卢星接触过很多服刑人员,通过调查卢星发现,60%以上的青少年犯罪都与原生家庭的破碎、亲情的缺失有着直接关系。“曾经,我们监区成立帮扶小组,帮助了服刑人员的孩子走出‘迷雾’,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轨道。这也是我参加‘爱心妈妈’的初衷,希望尽微薄之力去温暖更多困境儿童,带动更多党员共同守望困境儿童,让他们心里有爱、眼中有光、快乐成长。”卢星介绍,我区司法厅、监狱局经常联合民政、团委等部门及社会团体共同开展走访活动,为困境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就学助学等支持,为他们健康成长根植温暖底色。(记者 陈 瑶 杨嘉琪 何婉蓉)
记者手记
以爱之名 共赴美好
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群人,她们以爱心为源,点燃希望之火,用行动诠释奉献,让每一个困境儿童在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爱心妈妈”。据悉,自2024年我区“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困境儿童活动开展以来,区直机关120名妇女党员干部化身为“爱心妈妈”,30多个党支部、妇委会、“三八红旗集体”等组成“爱心妈妈”团队,与160余名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结成帮扶对子。
善意传递善意,爱心连接爱心。越来越多人的加入,让爱的种子深埋于心,如今生根发芽,带来无限的惊喜与温暖。亲情陪伴、满足微心愿、共度节日、课业辅导、心理疏导……一个个“爱心妈妈”怀着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给予孩子们生活上的帮助,情感上的抚慰。她们的倾心付出,不仅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更解决了无数家庭的后顾之忧。
事实上,要走进困境儿童的内心,取得他们的信任,并非易事。把关爱困境儿童的工作做到实处,关键要洞察他们的诉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与服务。如今,各地涌现出不少好经验、好做法。有的通过“一对一”“多对一”帮扶,与困境儿童通信息、交朋友,立下携手同行的约定;有的撬动社会资源、联动专业力量,将权益维护、自我保护及青春期教育融入日常关爱;还有的组织游学活动、公益培训,引导困境儿童见到更大的世界,向阳而生、茁壮成长。对千千万万的困境儿童来说,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成长的美好愿景正在成为现实。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让爱的故事延续,需要更多人的加入、更多爱心的汇合。我们期待,各地能凝聚多方力量,以更加有效、温暖有爱的方式,让祖国的每一朵花儿都能在社会的温情呵护中尽情绽放。(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