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宁夏故事
带领移民群众走上致富路
杨志仁扎根基层变 “空壳村”为“百万村”
2025-05-27 07:54:49   
2025-05-27 07:54:49    来源:新消息报

杨志仁在田间学习种植技术。 受访者供图

  5月21日,在吴忠市红寺堡区黄花菜种植基地,自治区劳动模范杨志仁蹲在田间学习种植技术,其间在笔记本上写下最新想法:“2025年种植黄花菜,扩建麻编工坊,带动周边3个村共同致富……”

  57岁的杨志仁是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家园四村党支部书记,10年来扎根基层,带领移民群众从“一穷二白”走向“百业兴旺”。

  2014年,杨志仁刚上任,便多方筹集资金,将破旧的村部改造成集办公、活动、服务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并同步加强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建设。面对移民村土地贫瘠、产业空白的现状,他立下军令状:“决不让一个乡亲在致富路上掉队!”他带领村“两委”遍访专家、考察市场,最终选定蜜瓜项目作为突破口,带头承包14栋温棚,白天跟着技术员学种植,晚上组织村民开“炕头会”传授经验。现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有10个,面积652平方米,村民们可以随时参加文体活动、技能培训。32栋温棚里的蜜瓜远销海南、广东、上海等地,年产值超300万元。

  村里留守妇女及残疾人就业创业难,怎么办?杨志仁创办巴鸟麻编扶贫车间,创立“月牙湖麻编巧匠”劳务品牌,采用“企业+个人”模式,为这部分人群提供就业创业机会。杨志仁欣慰地说:“现在,有近百人可以承接麻编订单,人均年增收6000—8000元。经验做法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和非遗工坊典型案例。”通过产业发展,滨河家园四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大关,村民人均收入达1.68万元,较刚搬迁时增长26倍,创造了从“空壳村”到“百万村”的奇迹。

  “乡村振兴不能富了口袋,脏了环境!”杨志仁带领200余名村民开展百日攻坚,筹集360万元整治环境。夏日黄昏,走在滨河四村,1.2公里硬化渠岸杨柳依依,5处休闲广场上笑语盈盈,90个生态停车位规范整齐,昔日“灰头土脸”的地块已变成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村民周凤琴笑着说:“以前下雨出不了门,现在晚饭后能在小广场下棋、跳舞,这日子美得很!”(记者 陈秀梅)

【编辑】:张剑平
【责任编辑】:邹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