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宁夏故事
【精耕细作促发展系列报道】
鸵鸟养殖:“驮”出乡村振兴“好钱景”
2025-09-19 09:28:20   
2025-09-19 09:28:20    来源:宁夏日报

尚未满月的小鸵鸟呆萌可爱。

新鲜蔬菜为鸵鸟的生长提供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全自动孵化机中,鸵鸟蛋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孕育生命,42天后幼鸟将破壳而出。

鸵鸟全身都是宝,除了鲜肉销售,还可加工成各种肉制品,鸵鸟蛋可制作成蛋雕工艺品等。

  近日,在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兴源村富兴源鸵鸟养殖示范基地,兴源村党支部副书记禹发宏投放准备好的饲料和蔬菜,一只只身形健硕的鸵鸟排着队“就餐”。

  开展鸵鸟养殖,是兴源村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结果。村党支部精准谋划、实地调研,结合当地气候、土地条件,将目光投向独具特色的鸵鸟养殖领域,以“项目+产业+人才”的发展模式,合理利用乡村本土资源,成功打造了1.33万平方米的富兴源鸵鸟养殖示范基地。该基地的建成,不仅为村集体经济闯出了一条新路子,还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今年,兴源村仅通过鸵鸟养殖就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5万元。

  鸵鸟养殖之所以成为兴源村的“致富密码”,是因为鸵鸟本身经济价值极高。鸵鸟的平均寿命可达70年,鸵鸟肉价每斤能达到50元,而且鸵鸟全身都是宝,从皮毛到鸵鸟蛋,再到孵化出的小鸵鸟,都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鸵鸟皮可加工成高档皮具,鸵鸟毛能制作工艺品,孵化出的小鸵鸟每只可卖600元至800元。

  为破解产业发展同质化、土地闲置等难题,兴源村依托本村土地资源优势,开拓产业致富新思路。村集体为有意愿的养殖户提供稳定的养殖场所和技术指导,同时鼓励村民开展庭院养殖,不断增强自身“造血”能力,开拓多元化致富渠道。

  接下来,兴源村将进一步打通孵化和育雏的技术壁垒,开发鸵鸟肉、鸵鸟毛、鸵鸟蛋、鸵鸟皮等产品,打造鸵鸟全产业链,带动周边养殖户增收致富。(记者 马楠 王洋 文/图)

【编辑】:王小梅
【责任编辑】:任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