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的设计,让小微公园兼具“颜值”与功能。
小微公园的主题、风格各不相同。
家门口的小微公园,点亮百姓“微幸福”。
市民在小微公园散步赏景。
近日,记者走进银川市金凤区罗家湖公园,林间小路环绕湖水,岸边绿树成荫,水间栈道曲折悠长,人们在这优美的环境中享受惬意生活。
“早上和老姐妹们相约在这里散步赏景,有时候还唱歌跳舞放松心情,周围的环境越来越美,我们的心情也越来越好,感觉越活越年轻了。”家住罗家湖公园附近的刘女士笑着说。
抬头见蓝天、低头有绿地、出门是公园……这已逐渐成为银川市的一张亮丽名片。银川市通过拆建还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等方式,使得越来越多的拆迁地、边角地、弃置地实现绿化,随处可见的小微公园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游园赏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扩大了城市绿地面积和覆盖率,让市民在家门口便能亲近大自然,极大提升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银川市全力推进小微公园建设,从最初简单的种树植草,到后来配置健身设施、设计功能区,再到如今的“文化范儿”十足、生态功能提升,银川市的小微公园经历了内外兼修的蝶变。
小微公园的变化,折射出城市治理理念的升级。目前,银川市已建成百余个小微公园,绿化覆盖率达42.2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56平方米,这些小微公园不仅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以“绣花功夫”绘就城市生态治理的新图景。(记者 马楠 王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