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思想周刊
2018年10月,盐池县成为宁夏首个脱贫退出县区。“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脱贫先脱旧”,“三先开路”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
口袋要富 脑袋更要富
2018-12-11 07:13:22   
2018-12-11 07:13:22    来源:宁夏日报

  核心提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小康助力脱贫富民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强调以文化小康助力全面小康,以文化振兴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盐池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坚持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在脱贫攻坚推进过程中,靠“三先开路”走出了一条脱贫富民的成功道路。

  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坚持扶贫先扶志。通过深入开展“诚信盐池”建设,采取干部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帮助群众树立想富、敢富、能富的心气劲。特别是通过举办“‘三先开路’话脱贫”等主题巡回演讲活动,让脱贫典型现身说法,引导贫困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苦干实干、勤劳致富,教育群众听党话、感党恩,逐步实现从“他扶”到“自立”的转变。

  坚持治穷先治愚。全面落实16项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并通过盐池教育发展基金等资助项目,实现了学前到大学学生资助全覆盖。2015年以来,累计资助学生4.5万人次、8401万元,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现“零辍学”;累计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培训1.6万人次,确保贫困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

  坚持脱贫先脱旧。通过深入开展“三破三立”大讨论、“移风易俗、弘扬新风”等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新思路、展现新作为。同时,对农村致富带头人、率先脱贫的典型户予以表彰奖励,引导贫困群众破除宁愿受穷也不愿受累的旧观念,营造了大干快富、光荣脱贫的新气象。

  同心同向更要同频共振

  作为全区首个脱贫摘帽县,持续深化“三先开路”主题教育活动,形成群众同心同向、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为争创全区脱贫富民示范县、全区乡村振兴示范县提供有力支撑,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首先是大力实施“示范带动”工程。常态化开展新乡贤村贤、“最美盐池人”“诚实守信模范”等先进典型选树工作,不断强化正面引导,进一步激励全县干部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向先进看齐、向典型学习,以家庭的“小气候”温润社会的“大气候”,以“乡贤村贤”“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引领道德新风尚。

  其次是大力实施“育人塑魂”工程。扎实开展教育扶贫工程,不断提升学生资助工作水平,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内涵发展,争创全区“互联网+教育”示范县,切实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好学、能就业,用知识改变命运,从“根子上”斩断穷根。

  再次,大力实施“育人塑才”工程。突出抓好职业教育,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文化层次,广泛开展订单、定岗、定向、菜单式培训,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争创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示范县,真正让贫困群众都有拿得出手、立得住脚的一技之长,不断增强致富本领。

  把脱贫富民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坚持把推进脱贫富民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县之力打攻坚战、持久战。着力深化思想教育,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各级干部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坚决做到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学习。有针对性地举办脱贫富民、乡村振兴系列培训班,引导县乡村三级干部坚决克服盲目乐观、方法不足等倾向,始终把脱贫富民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

  深入开展“五进五讲”宣讲活动,扎实开展“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等巡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大力推进文化惠民。致力以文化人,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各类文化资源整合利用,常态化开展盐州大集·民俗嘉年华、滩羊文化节等特色节会,打造广场文艺演出、农民文艺会演等六大文化惠民品牌,形成城乡文艺互动、城乡居民同乐的良好局面。致力以德树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部分乡村群众盲目跟风,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充分发挥“文明公约”“乡规民约”等作用,全面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戴培吉 作者系盐池县委副书记、县长)

【编辑】:石卿
【责任编辑】:贺璐璐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