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英国媒体报道称集装箱货车内发现的39具尸体“为中国公民”,同日,某著名女星豪门生子的新闻也一同发布,在微博热搜榜中,后者高居第一。如此重大的新闻却不敌一个明星的八卦新闻,这不禁让人反思,网络时代,究竟该如何看待青年群体的价值观问题,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众所周知,当前微博在国内社交媒体中的影响力举足轻重,其主要客户群体也是比较年轻的中国青年群体,可以说,微博热搜的话题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国内青年的关注点。但,同上述关注选择相似的是,热搜榜的新闻大多是与明星有关的,而诸多关乎国家大事、社会民生的新闻,却很少能“上榜”。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网络对广大青年价值观的影响。相比于70后、80后的人来说,当前的青年可以说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出生于网络蓬勃发展的时代,他们的思维特点、行为习惯、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受到了网络文化的极大影响。可以说,网络,已经且将继续对广大网民尤其是其中的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取向产生影响。
而纵观网络时代的国内青年现状,互联网所带来的高效、便捷、开放的生活和思维模式是值得肯定的,但也恰恰是在这种过度自由之下,有的青年受到大量不良信息的影响而产生了负面情绪和消极状态,有的形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价值观,有的形成了多元化个性化的价值观……毫无疑问,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给思想尚不成熟的广大青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年的价值观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青年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我们所珍爱的家庭的未来。我们塑造了怎样的青年,我们就将拥有怎样的今天和明天。抓好青年价值观养成的意义可想而知。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而青年面临的选择很多。如何帮助青年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时代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简单地将这一问题留给青年自律和自觉,还应该依靠国家、社会将网络舆论引导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上,用正确和谐的舆论表达、价值导向,用严格的网络监管和处罚,为青年营造养成科学价值取向的好风气。唯有如此,我们中国的新青年才能以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看待人生的起伏坎坷,在实现伟大复兴的火热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宫信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