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因此我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党的干部是党的骨干,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培养选拔优秀干部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
那么,如何在众多干部中甄别筛选,让好干部脱颖而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这样的干部能耐再大也不是我们党需要的。一名干部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可以通过干部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进行检验。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观点来看,理想信念来源于实践,体现于实践,受实践的检验。
在革命战争年代检验一个干部的理想信念比较直接,就看冲锋号一响能否立即冲上去。为什么我们党能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靠的就是革命先辈这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尽管他们知道这个理想并不会在自己手中实现,但是他们依然坚信,只要一代代人为之持续努力,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
如今,在和平建设时期检验一个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可能没有那么直接。“姓马”容易,“信马”不易,“行马”更难,检验一个干部主要看其能否做到知、信、行的统一。比如,当前与新冠肺炎疫情作斗争就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用实际行动检验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重要时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各级党委要在这场严峻斗争的实践中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经受住考验,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践证明,越是重大关头、关键时刻,越能锻炼一个干部、考验一个干部,也越能识别一个干部。
其实,类似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严峻斗争实践,最能检验干部的理想信念,也最能锻炼干部的知行能力。首先,实践能检验干部是否具有对党忠诚的政治素质。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这是选人用人的政治关。政治上有问题的人,职位越高,危害就越大;政治品德不过关,就要一票否决。对党忠诚具体而言,就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就是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其次,实践能检验出干部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就像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中国共产党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告诫党员干部,要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第三,实践能够检验出党员干部能否敢于担当。能否做到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检验干部的党性和作风。一些干部信奉明哲保身,奉行好人主义,实际上就是担当精神的缺失,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必须下大力气解决。担当大小检验的是干部的胸怀、勇气和格调。只有将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才能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
总而言之,理想信念不仅是一个思想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有理论上的真懂真信,才能在实践中炼就“金刚不坏之身”,才能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才能在关键时刻成为烈火真金。(高炜 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