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思想周刊
奋力写好脱贫攻坚时代答卷
2020-04-14 14:41:27   
2020-04-14 14:41:27    来源:宁夏日报

  核心提示

  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是我区今年必须交出的历史性答卷,人民群众则是这场大考的“阅卷人”,扶贫成效和脱贫质量究竟如何,归根结底要由他们说了算。肩负脱贫攻坚重任的广大党员干部,要精心“答卷”,接受人民的检验。

  精心做好干部精神再提振和能力素质再提升的文章。广大干部群众要坚决防止思想上松懈、精神上涣散、斗志上滑坡,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体现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上。此外,要着力补齐干部能力素质上的“短板”,让他们练好“汗水浇灌收获,实干笃定前行”的内功。当前,我区一些扶贫干部在产业扶贫项目安排、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感觉到比较吃力,政策理论水平与实际工作能力还不完全匹配;面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成果不能应用自如,解决群众诉求的办法不多,群众工作本领有待提高。为此,要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一线干部大力开展全方位能力素质培训,帮助他们掌握用战略思维谋全局、用创新思维增活力、用辩证思维解难题、用法治思维图善治、用底线思维守边界的“五大思维”方法,为其壮骨补钙赋能,为脱贫攻坚提速增效。

  精心做好深入调查研究的文章。目前我区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差、资源禀赋差的南部山区。同时,剩余的这些“贫困堡垒”,大都有着特殊而复杂的致贫原因,原有的普惠性均衡式帮扶措施需要在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上“升级换代”。此外,有些村“两委”班子能力素质不高,在产业扶贫、项目选择等方面决策不合理、不准确,致使扶贫效果不甚理想。这就彰显出帮扶干部进行再深入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唯有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有效破解难题。一是要把准脉搏,查明“病因”。要真正搞清楚困难群众致贫的深层次原因,在精准“问诊”上做好功课,坚持区别对待,因户施策,“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二是要开对“药方”,增强“疗效”。产业扶贫固然是帮助困难群众脱贫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但是,建立起困难农户与市场间的紧密联结机制,使其能够熟练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行情,因地制宜,产销对路,实现稳定增收,扶贫才算真正扶到点子上和关键处。三是要铲除“病灶”,消灭隐患。要精准查找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中的漏项问题,探明困难群众脱贫能否真正达标、质量如何、是否可持续,弄清各项扶持政策措施、项目资金等在落实中是否存在问题,确保各项帮扶政策及时全部落实到位,做到万无一失。四是要补足“元气”,强筋壮骨。群众毕竟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力量,对困难群众唯有激励其致富信心,提高其致富技能,帮助他们育强致富产业,增强发展后劲,才能取得长久致富之效。

  精心做好“边缘人口”和“边缘村组”高质量脱贫的文章。收官之年,既要实现脱贫目标,又要确保脱贫质量,要求我们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以“真脱贫,脱真贫”为工作目标和奋斗方向。而那些“边缘人口”和“边缘村组”的脱贫质量问题,尤其需要我们予以高度关注。这就涉及到能否实事求是地解决那些貌似已经脱贫实则处于贫困边缘、极容易返贫的“边缘人口”和“边缘村组”稳定致富和长远发展的问题,必须警惕出现“悬崖效应”。各级干部要坚持原则性、人本性和务实性相统一,严格对照国家脱贫标准要求,全力排查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助推他们在小康路上走得更快更高更强。

  精心做好困难群众暂时脱贫和稳定致富统筹兼顾的文章。推进脱贫攻坚,既要保证“打赢”的进度,也要保证“打好”的质量,更要保证“稳住”的要求。按照中央“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的政策精神,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就必须统筹处理好脱贫致富中“长与短”“大与小”“主与辅”等相互关系,高瞻远瞩,精心谋划,一体推进。一是要把脱贫攻坚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起来,多为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可持续脱贫的机制、可持续致富的动力,让脱贫攻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筑起铜墙铁壁。二是要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其他原因致贫返贫户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多措并举巩固其脱贫成果。三是要激发乡村创新创造活力,优化乡村人才队伍结构,厚植乡村振兴各类资源,特别是加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和村干部队伍培训,加大对农村本土人才回引和支持创业的力度,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雄厚的人才队伍保障。( 牛庭伟)

  (作者单位:中共固原市委党校)

【编辑】:王小梅
【责任编辑】:秦文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