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文化周刊
在时间的青石板上并肩而行
2020-03-26 09:20:21   
2020-03-26 09:20:21    来源:宁夏日报

  今人论及盛唐诗歌首推李白、杜甫,但二人并未在时间的青石板上并肩而行。其实与李白同时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并争胜毫厘的是王维。二人不乏共同的朋友圈,都与孟浩然、王昌龄、甚至日本的阿倍仲麻吕多有唱和。野史中,有人说是因为瑜亮情结,也有人说是因为玉真公主。往事越千年,真相已难以追寻,而这则文坛缺憾却更让人兴趣盎然,想一探二人各自的人生志趣与仕途轨迹。

  王维和李白同岁,生于公元701年,即武则天长安元年。二人皆是天纵英才,少有才名。王维成名更早,早在十五六岁时,初到长安求取功名,就写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的千古名句。更因其精通音律犹工书画而名动京城,长安豪贵虚左以迎,宁王岐王待若师友。此时的李白,还未出蜀,名不见经传,好剑术、观奇书,喜任侠。李白二十四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才算真正开始走上求仕成名之路。用现在的话来说,李白出道比王维晚,两个人走的路线也不同。王维从山西永济直上长安,交的朋友多是达官显贵,走的是上层路线。李白自巴蜀沿江东下扬州,游历吴越,返居湖北安陆,所交多是道士文人,江湖游侠味浓厚。一个居庙堂之高,一个处江湖之远,二人渴望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人生志向是殊途同归的。只不过二人的仕途之旅皆是行路难,多歧路,郁郁不得志。

  王维状元及第时还不到而立之年,曾在宁王殿上,以一首《息夫人》,让宁王将强取的卖饼者之妻送还邻居卖饼者,一时传为佳话。王维才华横溢又俊逸潇洒,格调高昂还有贵人加持,封侯拜相本应是指日可待,但他官运不甚好,在任太乐丞不久,就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牵连,被贬到山东济州任司仓参军。在济州期间,王维开始倾心于隐逸自适的生活,外放淇州时即弃官隐居淇水,后回长安学佛于荐福寺,中年时又置买宋之问的辋川别墅寻隐终南山。别人家的状元,是积极入世春风得意,要么姻亲成贵戚,要么画像凌烟阁。王维却是宦海沉浮,身在魏阙而心寄山林,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仕途之难,难于上青天,混官场,李白更惨。以李白之才,若参加进士考试以为进身之阶,雁塔题名应如探囊取物。可不知是不想还是不能,李白选择了一条漫游之路。他游历山河,广交知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不求小官,却以当世之务自负,想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后人考证说李白是商人出身不能参加科举,所以只能走举荐之路。我却宁愿相信,这是李白主动的选择。李白选的这条道路,正如其诗风,大开大合起伏跌宕,豪迈奔放之中孕育着无限的可能,与其傲岸不俗的性格、仙风道骨的形象完美契合。天宝二年,四十三岁的李白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从山东应诏入京,玄宗让其供奉翰林院,贵妃研磨,力士脱靴,李白这条入仕之路不可谓不可行。但成也性格,败也性格。李白才高八斗、生性傲岸,在安陆许家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他当然不肯降志从俗,曲迎权贵。这样恃才傲物之人,在宫斗剧中一般活不过三集。果然,不到两年,因遭馋毁,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李白从幼学诗书、壮行到老,也未能进入大唐政府的体制内,只是干了两年合同工,还被发放经济补偿金辞退,仕途之路最终无所为。

  生死在八议,穷达由一言。官场诡谲,天性自由的王维李白也并不适合,君不见李斯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陶潜月下倾金罍。王李二人虽然仕途不畅,未能封侯拜相,却是谈笑安黎元。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曲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他们官场失意,文章却是得意的。李白高唱着人生达命岂睱愁,且饮美酒登高楼,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的形象,是多么的令人迷醉。王维低吟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依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闲适,是那么的令人向往。

  歌且谣,意方远,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生命从不是为了外物而存在,个人只不过是百代之过客。纵使王维李白一生壮志未酬,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但他们的人生依旧是丰盈温润的,其人其诗其事映照千古,后人唏嘘感叹,望青山兮不归。(周彦涛)

【编辑】:倪金凤
【责任编辑】:杨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