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文化周刊
秸秆再利用 变身艺术品
2020-04-09 13:31:22   
2020-04-09 13:31:22    来源:宁夏日报

<p>  一件件精美的草编工艺品被陈列在“专卖店”的货架上。</p>

  一件件精美的草编工艺品被陈列在“专卖店”的货架上。

  4月7日,焊工们将3个凉亭造型的铁架挪到宁夏稻艺编织有限公司的院子里,插花移民谢对玲和几名妇女抱着一捆捆芦苇上前缠绕、编织。

  随着乡村旅游渐渐复苏,农家乐的订单也多了起来。今年,该公司在蒲草、稻草编织小工艺品的基础上,利用芦苇做大型草编制品。每年以每吨530元的价格收购本地蒲草100吨左右。

<p>  位于平罗县通伏乡兴林村的宁夏环恒环保有限责任公司,工人何凤霞仅靠草植垫加工,一个月便可收入4000余元。</p>

  位于平罗县通伏乡兴林村的宁夏环恒环保有限责任公司,工人何凤霞仅靠草植垫加工,一个月便可收入4000余元。

  位于平罗县通伏乡兴林村的宁夏环恒环保有限责任公司每年收储当地稻草9000吨,生产加工成草帘、草植垫、防沙固沙秸秆等无污染草编制品。

<p>  在宁夏稻艺编织有限公司,村民谢对玲靠手编花篮编织着自己的致富梦。</p>

  在宁夏稻艺编织有限公司,村民谢对玲靠手编花篮编织着自己的致富梦。

  “过去秋收完焚烧秸秆每亩要花80元,现在到时间企业的人过来统一回收,每亩还给我们80元。”兴林村村民何宝财说。通伏乡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水稻种植面积10.8万亩,年均水稻总产量7万吨。近年来,该乡通过“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多种融合发展模式,将一个个“变废为宝”赋能稻草新生命的项目在新潮村、马场村等村“落地开花”,延伸了稻草综合利用产业链。

<p>  宁夏新潮农产品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将打碎的稻壳包装成袋。</p>

  宁夏新潮农产品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将打碎的稻壳包装成袋。

  宁夏新潮农产品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采用负压分离新技术,三层筛网实现4种物料的稻壳分级,每天利用稻壳、碎米深加工生产70多吨精细化分离的全脂米糠、菌菇培土等农副产品,销往饲料生产厂、药厂等下游企业,将水稻副产品“吃干榨净”。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杨洲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