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堡生态农业观光园里的向日葵正值观赏期。
产业兴、百业兴。近年来,永宁县将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打造“一村一品”工程,主导村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走出一条乡村特色产业振兴之路。
打造“一村一品”产业蓬勃发展
盛夏七月,走进永宁县杨和镇王太堡生态农业观光园,一路美景,一路花香。登上观景台俯瞰,红色党建广场、实训拓展基地、风车长廊等尽收眼底。在向日葵观赏田里,不同颜色的向阳花,还组成了党徽和“100”景观图案,为建党100周年献上了一份来自土地的特殊礼物。绿色生态、美丽乡村的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也吸引了众多市民的青睐。户外骑行爱好者郝女士为了这田园风光,专程从银川而来,“前段时间我们来这看了油菜花,这次为向日葵而来,大家都特别喜欢这里。”
在王太堡生态农业观光园,五月看油菜花、七月赏向日葵。观赏期结束后,王太村又将收割的油菜籽、油葵榨油。从种植、旅游观光再到加工销售,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已在这里初具规模。自去年以来,在王太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当地农民的菜园子变成了旅游打卡地,小葵花变成乡村振兴的“致富花”,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而王太村的蝶变,仅仅是永宁县产业发展的序曲。
在杨和镇东全村,放眼望去44栋设施拱棚整齐排列。拱棚里种植的第二茬西红柿已经结果,再过3个月,这些“订单”西红柿将“走进”连锁超市,而这些红彤彤的西红柿也孕育着东全村村民致富增收的希望。东全村村民监督委员会委员沈永国告诉记者,目前东全村壮大村集体经济支柱产业是以温棚建设、温棚种植为主,一共有44栋,“温棚收益一部分归村集体所有,一部分免费发给低保户残疾人,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在永宁县杨和镇,除了王太村观光园、东全村设施园外,惠丰村采摘园、永红村垂钓产业、纳家户村养殖产业等也在蓬勃发展。
创新发展模式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近年来,永宁县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坚持将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中,杨和镇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对全镇10个行政村逐村调查摸底,全面掌握村级组织建设、发展现状、产业基础,统一建立管理台账和项目库,创建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亮点,打造“一村一品”党建工程。截至目前,永宁县杨和镇共申请自治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8个,总计900万元,已形成“党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党支部+特色养殖+加工产业链”“党支部+乡村旅游+民宿客栈”“党支部+特色采摘+网红经济”“党支部+企业+劳务输出”五种发展模式,带动460余户群众入园种植、务工,累计增加农民收入880万元。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精准发力、靶向施策,着力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记者 孙楠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