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从银川坐火车去趟西安,那可真是件大事。”回忆起几十年前的出行经历,今年68岁的银川市民任秀兰感慨万千,绿皮火车慢,人多得摩肩接踵。提前好几天带着铺盖卷去火车站排队,能买到一张坐票就是很大的幸运。车厢里,过道、洗手池边都挤满了人,想上个厕所都得“跋山涉水”。趴在座位上睡觉、蜷在座位底下打盹,都是常事。
那是属于绿皮火车的记忆,也是一段关于“抵达”本身就已充满艰辛的旅程。任秀兰说,那时出远门,行程选择非常单一,耗时耗精力。
时移世易,随着交通的飞速发展,出行方式也焕然一新,变得丰富多彩。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来自中卫市的白喜军选择了乘坐高铁前往兰州市游玩。“手机上提前订好票,早上在家吃完早饭,到车站刷身份证进站,两个多小时就到兰州了,下午就能陪着父母在兰州市的黄河边散步。”李娟笑着说,高铁的快捷、舒适与平稳,彻底改变了她的时空观念,“以前觉得出省是件麻烦事,现在就像串个门一样方便。孩子能在车上写作业,我们能休息或者看剧,旅途成了一种享受。”
自驾游则代表了另一种出行方式。“几个朋友组了个车队,假期开车去了六盘山。”“00后”小杨告诉记者,自驾要掌握好错峰出行的时间,不用赶固定的车次时间,沿途遇到好的风景随时可以停下来。现在宁夏的高速公路、国省干道路况都很好,导航也精准,自己掌握方向盘,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这种“说走就走”的感觉特别棒。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任秀兰在子女的鼓励下,第一次体验了乘坐飞机去旅行。“以前总觉得坐飞机是特别遥远的事,又贵又麻烦。现在不一样了,女儿在网上就把票订好了,直接飞去了厦门鼓浪屿。”任秀兰说。
从挤绿皮火车的艰辛,到高铁车厢里的从容;从依赖唯一班次的火车,到自主规划路线的自驾;从视航空为畏途,到轻松翱翔于天际……百姓的出行故事,是交通事业跨越式发展的生动缩影。
如今,宁夏已基本形成覆盖公路、铁路、航空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银西高铁让宁夏融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区内高速公路纵横交错,银川河东国际机场航线通达国内外主要城市,百姓的出行选择前所未有地多元化、个性化、便捷化。
“说走就走的旅行”对于今天的宁夏人来说,是触手可及的日常。出行方式的巨变,不仅缩短了地理距离,拓宽了生活半径,更深刻地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让每一个人都能更自由、更舒适地去遇见不一样的风景。(记者 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