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法制天地
“放水养鱼”解难题
盐池法院 善意执行促双赢
2025-03-05 10:27:00   
2025-03-05 10:27:00    来源:宁夏法治报

  2月27日下午,春寒料峭,盐池县人民法院执行局调解室内却暖意融融。某企业代理人与一家供应商的负责人李先生毗邻而坐,像老朋友一样聊着天,气氛轻松融洽。谁能想到,就在不久前,双方还因买卖合同纠纷剑拔弩张、对簿公堂。

  原来,该企业因资金周转困难,未能按时支付供应商的100余万元货款,被李先生诉至法院。在承办法官的调解下,双方自愿签订了民事调解书,约定了分期付款。然而,第一期27万元债务到期后,李先生却未如期收到货款。为此,他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执行法官没有简单地采取强制措施,首先深入了解双方经营状况和实际困难。该企业在本地发展多年,之前一直信誉良好。在与企业负责人沟通后获悉,该企业因突发状况致使近期经营中遇到困难,故而未能如期还款。“被冻结账户会影响我们公司的正常运营,请法官帮忙和申请执行人再沟通一下,我们正在筹措资金还款。”被执行人表达了积极的履行意愿。

  “企业正常经营才能有能力逐步清偿债务,你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护。”执行法官积极联系申请执行人李先生,决定采取“放水养鱼”的方式,为企业赢得喘息之机。

  “感谢法官为我们的事情操心,我昨天刚刚收到了第一期还款27万元。”李先生由衷地说。

  当日,在执行法官的调解下,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该企业承诺分期支付货款,适当延长还款期限。企业代理人表示,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按时履行还款协议,并期待与供应商继续合作,实现共赢。

  据悉,这已是盐池县法院第三次成功化解该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类似矛盾。为了更好地掌握案件情况,执行干警不定期地通过电话、实地走访的方式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不时地提醒督促还款事项,在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权益的影响,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司法力量。

  过去一年,盐池县法院善用执行和解、“活封活扣”等助企安商措施,执结涉企执行案件225件,执行到位金额17726.01万元,助力48家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为已履行义务的民营企业信用修复20余条。( 记者 吴彩华)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邹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