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武口区劳动保障维权中心成功化解一起新能源领域重大欠薪纠纷,为90余名农民工追回250万元工资。该中心采用“分级协调+证据固化”工作模式,仅用20天便推动工资分批发放。
8月11日,接到农民工投诉后,大武口区劳动保障维权中心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经核查,某风电项目因工程款拨付滞后,且用工双方口头约定与实际计量数额存在分歧,导致农民工5月至7月工资被拖欠。为解农民工燃眉之急,该中心协调项目业主单位紧急拨付70余万元,由总包方代发工资,及时保障了农民工基本生活需求。
针对后续欠薪争议,该中心牵头组织业主、总包、分包单位召开联席会议,依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明确各方清偿责任。考虑到双方无书面协议,工作人员通过调取银行流水、微信转账记录、考勤表等客观证据,交叉核验实际用工量与工资债权,最终精准固化180万元欠薪事实证据,打破口头协议导致的认定僵局。
调解过程中,该中心坚持“柔性执法+普法引导”双轨并行,监察员向涉事企业详细解读拖欠工资可能面临的行政处罚与失信惩戒后果,同时向农民工普及依法维权途径,引导双方从“各执一词”转向“理性协商”。最终,各方达成一致,签订分期付款协议,约定将剩余工资通过专用账户分两批发放到位。
“孩子开学就等着这笔钱,感谢政府帮我们拿到工资,终于能安心回家了。”第一批工资按期到账后,一名云南籍农民工代表带着工友的嘱托,向大武口区劳动保障维权中心送上“为民办实事心系农民工”的锦旗。
此次欠薪案件的高效化解,得益于该中心构建的“基层快速介入—高层压实责任—证据固化认定—普法推动化解”全链条工作模式。该模式不仅保障了农民工合法权益,也维护了新能源项目的稳定用工秩序,为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实践样本。(记者 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