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记者从宁夏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我区检察机关共办理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3400余件,为守护绿水青山提供了坚实法治支撑。
聚焦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我区检察机关探索推行以专项监督促进系统治理的办案模式,部署开展“黄河保护综合治理”、水行政执法“守敬”行动、“检察蓝守护林草绿”等专项行动,督促清理污染水域面积4万余亩,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的河道500余公里,修复流域内被损毁林地、草原、湿地9100余亩,治理被污染土壤近35万亩,督促相关部门对2300余眼违规取水“自备井”进行整治。宁夏检察机关鸟类保护工作经验在2025年全球滨海论坛上交流,助力荒漠化防治检察经验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上向全球展示。
同时,我区检察机关持续深化落实“府检联动”,同生态环境、水利、林草等行政机关签署7项跨部门协作机制,建立线索移送、联动协作、联席会商、联合督查等制度,充分发挥“河长+检察长+警长”“林长+检察长”等机制作用,增强黄河(宁夏段)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力度。其中,清水河流经7县检察机关共同制定工作方案,联动开展清水河流域综合治理,推动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废水直排等问题。
“面向‘十五五’,宁夏检察机关将继续聚焦黄河流域生态治理难题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化‘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模式,高质效办好每一个公益诉讼案件。”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杨超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