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23时,平罗县公安局沙湖派出所灯火通明。辽宁籍司机老李攥着手机,看着屏幕上6800元的到账提示,转过身对调解员深深鞠了一躬,声音哽咽:“这钱是孩子的学费!”在他身后,30名来自天南地北的货车司机眼眶湿润,用各地方言连声道谢。这场历时17个小时的调解,终于在司法力量与警徽的守护下,迎来圆满结局。
时间回溯到4月底。73辆半挂车从新疆昌吉市出发,满载煤炭运抵石嘴山市。按合同约定,运输结束后,某公司需支付73万元运费。然而,运输结束后,司机们等来的不是运费,而是一次次冰冷的“对方已关机”提示。山西籍“90后”司机小张攥着厚厚一叠油费单据:“我们车队不少兄弟连最后500元加油钱都是借的!”
5月18日,30名司机代表带着40辆车的运输单据,从3个省份星夜兼程赶到宁夏。在多次讨薪无果后,情绪激动的司机们将公司负责人围堵在煤厂。
5月19日6时,平罗县司法局姚伏司法所所长吴佳接到沙湖派出所联动请求。“现场气氛紧张,有人甚至扬言要开走煤厂装载机抵债。”
调解室内,矛盾一触即发。司机们坚持要求“全额现结”;公司老板却满脸无奈,摊开空账本诉苦:“账户里只剩一点零头,真要把企业逼上绝路吗?”
面对僵局,司法所与派出所迅速启动“背靠背”调解:法治教育攻坚组向老板详细解读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严肃告知:“拖欠劳动报酬可入刑,现在筹资还能争取主动。”同时,情理疏导组耐心帮司机分析利弊:“走法律程序至少需要半年,这段时间食宿开销怎么办?”
经过8轮艰难协商,转机终于出现。煤厂老板紧急联系亲友筹借到15万元,司法所随即提出“阶梯方案”:按运费比例,每车先付6800元救急,余款在20日内结清,并同步申请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
5月19日23时13分,随着最后一笔转账提示音响起,调解室内爆发出热烈掌声。河北籍司机老王第一时间拨通家人电话:“6800元已经到账,剩下的钱有司法确认,这下总算踏实了。”
吴佳揉着通红的眼睛说:“每一笔运费,都可能是孩子的书本费、老人的医药费。我们既要守住法律底线,也要给企业留出生存空间。”此次事件中,另有14名司机虽然暂时未拿到运费,但都达成调解协议,并进行司法确认。据了解,今年以来,该所已通过“调解+司法确认”模式,成功化解30起欠薪纠纷,为劳动者追回款项超100万元。(记者 马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