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社会万象
坚守中医医学 成就济世梦想
童安荣:37年钻研为肾所求
2019-05-10 07:14:08   
2019-05-10 07:14:08    来源:新消息报

  从中专毕业生,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的独特人生轨迹令人赞叹。在患者眼中,他医术精湛、体贴入微;在学生眼中,他以身作则、孜孜以求,年近花甲仍坚持“读经典、拜名师、勤临床”,堪称学习楷模……

  他就是童安荣,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肾衰中医升降理论及应用重点研究室主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内科肾病分会常务理事。近日,他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不少乡镇卫生院,都有他的身影

  童安荣的家乡在宁夏平罗县,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年,勤奋上进的他考入了宁夏卫生学校。毕业后被分配至乡卫生院工作,从此开始了中医医学之路。

  在基层工作的三年间,董安荣积极发挥所学帮助患者解除病痛,但沉重的现实也让他第一次深刻体会到医者的无奈。“当时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匮乏、缺医少药现象非常严重,不少患者因此失去了最佳的救治时间,甚至失去生命……”为此,童安荣立志要尽己所能最大限度帮助乡亲们减轻疾病困扰。

  1985年,童安荣顺利考入安徽中医学院学习,后考取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肾病专家时振声教授。毕业后,童安荣毅然选择回到宁夏。

  在后来的临床工作中,无论多忙,童安荣都会抽空带领团队奔赴平罗、永宁等县区中医院开展技术推广、教学查房、疑难病例会诊等。宁夏的各区县、不少乡镇卫生院,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

  不开贵药,留手机号给病人答疑

  “一想到要透析、换肾,我瞬间觉得失去了活下去的意义。”2018年的一天,甘肃慢性肾炎综合症患者秦女士,慕名找到了童安荣。为了治病,秦女士曾奔波于国内多家大型医院,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病情始终不见好转,还因此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有好几次,轮到我看病时,都已经下午1点多了,童医生顾不上吃饭,依然和风细雨地为我把脉问诊。”令秦女士喜出望外的是,经过几次治疗,她的各项指标终于平稳下来。

  童安荣的日程表经常排得密密麻麻。临床中,便宜药能解决的问题,他绝不用贵药;查房时,他总是将听诊器用手心焐热后再接触患者身体;为及时掌握病情,他常将手机号留给患者,随时为大家答疑解惑……

  “由于疾病的特殊性,肾脏病患者在求医过程中大多辗转多家医院,甚至千里迢迢奔波,往往身心俱疲。每当看到他们对生命无限渴望的眼神,作为医生,自己辛苦一点又算得了什么?”童安荣常这样告诫身边的年轻医生。

  做好国医大师传帮带

  当前,我国成人慢性肾病发病率很高,平均每10人就有1名慢性肾脏病患者。而一旦发展到终末期,意味着患者只能靠透析或换肾来维持生命。

  针对这一医学难题,童安荣和团队历经近10年潜心研究,顺利完成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肾衰中医升降理论及应用重点研究室项目的建设规划、申报、论证、建设及研究工作,成功创建了慢性肾衰中医升降理论及应用重点研究室。他带领的团队先后完成国家及自治区多项科技攻关项目并获奖。

  为进一步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提升我区中医药服务水平,童安荣已培养中医硕士研究生17人、在读博士2名、硕士8名。2016年,他与团队主要成员拜天津市国医大师张大宁为师,并启动了国医大师工作站建设工作,有效提升了宁夏及周边地区肾脏病防治水平、中医师承和人才培养力度,使更多患者从中受益。(罗政锋)

【编辑】:杜爱虹
【责任编辑】:邵志权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