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社会万象
用钞票制作花束 把现金藏进蛋糕 可能有猫腻
当心“有钱花”变成“洗钱花”
2024-03-21 07:31:02   
2024-03-21 07:31:02    来源:新消息报

抓获的嫌疑人曾某(中)。

抓获的嫌疑人王某(中) 。

  现今,赠送礼物的方式五花八门。其中不乏给女朋友赠送“百元现金花束”的,给亲人赠送塞着现金的生日蛋糕的。花店、蛋糕店的老板由此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不知不觉中,就成了不法分子洗钱的“帮凶”。

  3月19日,银川市西夏区分局成功破获宁夏首起使用“现金花束”“现金蛋糕”套现洗钱案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起有些“新鲜”有些“离奇”的案件吧。

  “现金花束”订单让花店老板接受调查

  “我女友马上过生日了,想给她一个惊喜,订一份用百元人民币制作的花束礼盒。”2月18日,在银川市经营花店的李女士,手机微信上突然收到一条陌生人的好友申请,内容备注买花。看到这条信息,生意并不景气的李女士十分惊喜,立即将对方加为好友。

  对方自称“刘经理”,与李女士协商好包装费后,对方以工作忙走不开为由,提出让李女士提供银行卡,他将钱转账至卡中,然后由李女士取现后直接制作成“现金花束”送到指定地点。次日,李女士的银行卡便收到了“刘经理”转账的2万元,她去银行取出后,按照对方要求将2万元人民币制作成“现金花束”礼盒,送到指定的金凤区某小区门口。“刘经理”准时到来,戴着帽子和口罩,面部遮挡得严严实实,李女士十分疑惑,但想着200多块钱的辛苦费已经挣到手,没多想便离开了。

  殊不知这次“转账”行为已进入警方视野。

  2月20日上午,正在花店忙碌的李女士突然接到西夏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电诈专班民警的电话:“李女士,您的银行卡因涉嫌洗钱被冻结,麻烦来接受调查。”这番话让李女士有点蒙,正在插花的手不听使唤地颤抖起来,她立即跑到银行查询自己名下的银行卡,发现全部被冻结。

  2月20日下午,李女士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西夏区公安分局。民警王取鹏告诉她:当天公安部反馈一条信息,称辖区一名李姓女子的银行卡出现异常,因涉嫌洗钱已被公安机关冻结。

  面对民警的询问,李女士觉得不可思议:好端端的,怎么就涉嫌洗钱了?

  在民警的提醒下,李女士道出“刘经理”订花一事。民警告诉李女士,就是这束“现金花束”惹的祸。

  用来套现的不只“现金花束”,还有“现金蛋糕”

  其实,这样的“故事版本”不仅仅李女士这一例。

  2月18日,永宁县一花店老板接到一名陌生男子打来的电话,称要订一束“现金花束”送给母亲,因身在外地,只能通过银行卡转账2万元给花店老板,待花店老板将钱取出制成“现金花束”后,让朋友取走交给其母亲。

  2月16日,贺兰县开蛋糕店的王女士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母亲的生日快到了,要订做“百元现金蛋糕”送给母亲,因工作在外地,只能通过银行卡转账2万元,届时让朋友将“现金蛋糕”取走。

  几乎同样的说辞,同样的转账金额,当然结果也一样:几人的银行卡全被冻结。

  “所谓的‘订花’只是借口,不法分子利用店主的银行卡进行洗钱套现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王取鹏说。

  在百度以“现金花束”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江苏、云南、陕西等地多次出现类似案例,相关词条#花店接5万2现金花束大单竟是洗钱#更是登上了热搜。

  两名嫌犯先后落网,洗钱每次提成40%

  “2023年以来,类似案件全国已发生多起,所以得到公安部的反馈信息后,我们第一反应就是洗钱案。”王取鹏说。

  案件发生后,西夏区警方对近期发生在银川的5起案件进行串并联,通过分析作案手段,初步判定是同一伙人所为。

  “嫌疑人先通过某款加密聊天软件与上游电诈犯罪分子联系,使用加密货币交纳保证金后,联系鲜花店、蛋糕店、手机店等商家,然后向这些店主的银行卡转账,以订购‘现金花束’、‘抽钱蛋糕’、新款手机等为由,由店主取现将涉案资金包入鲜花、蛋糕或购买新款手机送至指定地点,完成资金洗白。”

  警方通过技术手段确定王某、曾某有重大作案嫌疑,但发现两名嫌疑人的手机、银行卡、微信都不是本人的,加之没有明显的面部特征,这给侦破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民警通过调取大量案发现场的监控,根据受害人的供述,逐步摸清了二人的行动轨迹和社会关系。2月29日,民警在金凤区成功将住在出租房的王某抓获,曾某随后落网。

  据介绍,王某、曾某都20多岁,银川人,属于社会闲散人员。他们先在网上租来微信号,和境外电诈团伙取得联系,再利用手机地图搜取附近花店、蛋糕店、手机店的信息,随后联系店主进行洗钱,每次提成40%。而这些店主想着合法挣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了电诈分子的“帮凶”。他们名下的所有银行卡将会被冻结5年,同时进入征信“黑名单”。

  警惕“现金花束”新型洗钱方式

  警方提醒,所谓转账定制“现金花束”是一种新型洗钱方式,诈骗团伙为快速洗钱,通过从银行取现、换虚拟币的方式,在花店、蛋糕店等商户进行大额消费以套现。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平台或拉拢本地人员与商户联系,提出个性化的需求。商户因此前做过类似定制的礼品盒,或是看到如此大额的订单,大多会迎合客户需求,因此放松了警惕。诈骗分子通常会优先购买方便变现的商品,如烟酒、鲜花礼盒、黄金等,提出将钱打入商户经营者的银行卡账户内,让其提供银行卡号。随后,不法人员将卡号转发给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商户收到的“预付款”实际是其他案件的“赃款”。就这样,商户经营者无意中成为了诈骗分子的“洗钱帮凶”,同时,导致银行卡账户被冻结,甚至涉案资金被划扣的重大损失。

  故而,商户要谨慎接收网络订单和大额线下订单,规范收款流程,拒绝来历不明的货款,尽量通过公对公转账,不给骗子可乘之机。同时,不要随意提供自己的银行账户或收款二维码过账,提高警惕,不要成为诈骗分子洗钱的工具。

  个体商户若发现银行账户出现异常状况,应第一时间到银行卡开卡行查明原因,如被警方依法处置,请积极收集保留交易资料配合警方调查。(记者 陈健)

【编辑】:石卿
【责任编辑】:杨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