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 办
“谢叔,抬头看手机屏幕,张张嘴,眨眨眼睛……”9月11日,在社区网格员蔡丽丽的帮助下,银川市金凤区贺兰山中路街道西湖社区西湖苑小区居民谢升学完成了养老保险认证。
“太谢谢你们了!我们不识字,儿女又不在身边,要不是你们上门帮忙,这个认证还真不知道怎么办。”谢升学连声道谢。
“我们向前一步,群众心里就暖一分。”西湖社区党委书记罗银说。近日,西湖社区党委联合共建单位,为辖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等提供上门帮办代办服务,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李叔,下雨天,您外出不方便,我们上门帮您办理,符合政策条件的残疾人均能享受到相关补贴,我帮您把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复印了。”网格员李泽迪说。
家住阅海万家F3区的居民李定平,因身体情况无法出门办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申请手续。西湖社区获悉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入户帮他办理相关材料,并送到相关部门,为其代办申请补贴。
“帮办代办,就是让行动不便的群体少跑路、群众办事更方便快捷。”罗银表示,西湖社区将持续以居民需求为切入点,把志愿服务和帮办代办有机结合,解决好居民群众的忧心事、烦心事,把“民之所盼”变成“民之所赞”。
巡 逻
最近,银川市兴庆区前进街街道星光华社区大变样,不仅更新了超期服役的健身器材,解决了房屋漏雨、下水管道堵塞等问题,还修整了绿地花园。“这一变化,多亏了我们辖区的‘齐力管’群防群治志愿服务队。”9月12日,星光华社区党委书记强娟说。
“马叔,新安装的充电桩设计得不合理,我的三轮电动车都没办法充电了。”C1号楼居民向“齐力管”队员马福直言。马福立刻通知社区书记联系物业经理现场查看、查明原因,社区与物业和安装公司沟通后,在车棚外围增设了充电桩。
星光华社区“齐力管”群防群治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7年8月,由28名社区退休党员和居民志愿者组成,平均年龄65岁。服务队自成立以来,不仅就小区内的卫生、安全进行巡视、检查、记录,提醒居民锁好车辆、关好门窗、做好防火、防盗等,还成为社区和居民之间的纽带,更是楼栋里的贴心人、知心人,维护邻里和谐。
近日,志愿服务队队员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开始“敲门行动”,将便民联系卡发放到居民手中,卡片上不仅涵盖卫生站、警务室、社区食堂、高龄义剪服务等电话号码,还专门为老年住户设计了更大尺寸的6寸卡。“队长徐立文七十多岁了,但是腿脚不便的我只要有求助,一个电话他就来了,前段时间楼上动静大吵得我没法休息,也是他帮我调解的。”年过八旬的居民赵大爷说。
任 务
“之前收获了社区颁发的‘诚信商户’奖状,这次又成了‘最美石榴籽商户’,我真的很开心和自豪。”9月12日,在银川市兴庆区新华街街道宝庆社区举办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表彰活动现场,接过奖状的张玉龙高兴地说。
39岁的张玉龙,是宝庆社区木子美理发店店主。从2020年开始,免费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理发,成了张玉龙给自己定下的“公益任务”。4年来,他免费为辖区10多名老人服务350多次,从未拒绝过老人们打来的每一个求助电话。
电表厂小区的刘桂英老人是张玉龙经常上门服务的对象,她腿脚不便,常年在家下不了楼,只要头发长了,张玉龙就会上门帮她理发。“理发虽然是一件小事,可对于上了年纪、腿脚不便的老人来说,却是一件难事,我有这个手艺,又在这边开理发店,可以随时上门为老人们服务。”张玉龙说。
活动当天,宝庆社区共表彰了“最美石榴籽商户”12个、“最美石榴籽家庭”14个,还为辖区19名“好媳妇”“好公婆”“好邻里”颁发荣誉证书。
家 人
“事发时,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海莲花。”时隔一年,彭阳县古城镇温沟村村民梁爱子仍对邻居海莲花特别感激。
梁爱子和海莲花家门对门。去年5月,梁爱子和丈夫王秉唐给自家玉米地覆膜时,王秉唐左腿不慎卷入覆膜机。梁爱子吓坏了,脑海里闪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找海莲花。
听到梁爱子呼救,海莲花和丈夫马风飞扔下手里的活就去帮忙。马风飞看到王秉唐伤势较重,立刻联系救护车,一直把王秉唐送到医院。海莲花则承包了梁爱子家所有的活。
为什么会第一时间想到海莲花?梁爱子说,两家人早已处成了一家。
2022年10月,海莲花家翻修大棚,马风飞不慎从大棚梁上跌落,腰和腿摔伤。
“来人呀!”听到丈夫呼喊后,海莲花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去梁爱子家求助。男人帮助送医,女人留在家里帮忙操持家务……
温沟村党支部副书记马勇军介绍,温沟村常住户436户1689人,少数民族占比50.7%。多年以来,各族群众在温沟村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梁爱子和海莲花便是例子。他们的父母就是邻居,两家人关系很好。梁爱子和海莲花各自结婚生子后,他们两家又成了对门,这一住就是20多年。
孩子上小学时,海莲花要外出打工,接送孩子上下学成了大难题。
“包在我身上,你只管放心去打工。”梁爱子只说了这么一句话。
从那以后,梁爱子的孩子主动承担起了帮忙任务,两个孩子一起上学。有了梁爱子家的帮助,海莲花可以安心打工。
梁爱子和海莲花的故事,是彭阳县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缩影。近年来,彭阳县始终把各族群众在生活空间上互嵌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抓手,聚焦住房、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满足各族群众办事需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各族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融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