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社会万象
法治护“薪”安 “春风”吹人暖
2025-02-27 07:52:31   
2025-02-27 07:52:31    来源:宁夏日报

  编者按

  春节过后,各地迎来农民工返岗复工高峰。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区各地政法机关积极开展护航“春风行动”,为农民工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法治保障,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引导他们依法理性表达诉求,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全力护航农民工平安返岗

  便民服务。记者 马忠 摄

  “同志,我的身份证丢了,这可怎么办啊!”2月20日,同心火车站人头攒动,准备去浙江的农民工王长龙焦急地向执勤民警求助。原来,王长龙准备乘坐火车前往浙江务工,临行前却发现身份证不见了。

  “别着急,我们这里有绿色通道,可以帮你办理临时身份证明。”民警一边安抚王长龙的情绪,一边引导他去了车站派出所。不到10分钟,王长龙就拿到了临时身份证明,顺利踏上了返岗之路。

  这是同心县公安局护航农民工返岗的一个缩影。春节过后,随着护航“春风行动”的全面启动,各地迎来农民工返岗高峰。为确保农民工安全、顺利返岗,同心县公安局多措并举,全力为农民工返岗保驾护航。

  在同心火车站广场,同心县公安局交巡警队员全副武装,开展武装巡逻;在进站口,民警手持安检仪,认真检查每一位旅客的行李物品;在候车大厅,民警来回穿梭,维持秩序,为旅客提供帮助。

  “看到警察,心里就踏实了!”来自河南的务工人员李玉峰说,“出门打工最怕遇到小偷小摸,现在到处都是警察,安全感十足。”为方便农民工办理各类证件,同心公安出入境窗口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延时服务,最大限度为农民工提供便利。

  “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了。”在同心县政务大厅公安出入境窗口,来自下马关镇的杨琦拿着刚办好的护照说。

  2月17日,杨琦准备前往国外务工,但在审核材料时,窗口工作人员发现其准备的材料中缺了一份。杨琦着急地说:“怎么办呀,家里没人,来回跑时间来不及!”了解情况后,窗口民警苏玉萍说:“不要着急,你的情况我们了解了,可以为你申请容缺办理,回家后把材料用手机传给我,不用再跑一趟。”听到工作人员的话,杨琦连连称赞说:“那太好了,你们服务态度这么好,有问题还帮我们解决,真是太感谢了。”

  同心县公安局不断优化便民服务举措,针对手续不齐全等个别情况实行“容缺受理”。目前,共接受咨询15件次,解决群众困难诉求22件。(记者 马忠)

  破小案守护“大民生”

  当事人在立案大厅提交起诉材料。记者 张适清 摄

  “农民工维权类案件最大的难题是证据缺失。现实中,很多务工人员和雇主都没有签订合同,无法认定劳动关系,导致发生赔偿纠纷时,各方互相推诿扯皮。”2月19日,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法院法官保清说。

  去年,来银务工的青铜峡市峡口镇农民杨冲在宁夏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工作时,不慎从高处坠落,造成左跟骨粉碎性骨折。事故发生后,该公司拒绝承认劳动关系,导致人社部门无法认定工伤,劳动仲裁机构对杨冲的仲裁申请也不予受理,无奈之下,杨冲只得向兴庆区人民法院求助。

  “法官,我这是工伤,可老板就是不承认劳动关系,怎么办?”“你别急,我们专门为农民工开通了绿色通道,会尽快帮你处理。”兴庆区人民法院迅速启动绿色通道,对案件优先立案。收到杨冲的起诉材料后,立即着手调查事实。

  保清告诉记者,本案中杨冲与该公司未签订合同,结合他提交的证据和证人证言,无法认定其受雇于该公司、与该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但不存在劳动关系并不意味着不承担用工主体责任,最终,法院根据相关条例规定,认定该公司将案涉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自然人是违法分包,该公司应当对自然人招用的杨冲承担用工主体责任,由该公司承担工伤保险待遇的赔偿。“没想到法院能帮我讨回了公道,真是太感谢了!”他激动地说。

  2023年10月,张金等7人在武某承包的银川市兴庆区某商务广场酒店建设项目工程从事消防喷淋安装工作,工程结束后,武某向该7人出具欠条并载明所欠金额。但约定的付款期限届满后,武某仍以资金紧张等理由拖延支付。面对他的推诿,张金等人最终选择向兴庆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我看你们所诉标的额不大、证据确实充分,你们是否愿意调解?有没有武某的联系方式?”立案法官审查材料时发现起诉符合该院“小案快办”机制条件,便将案件转给办案法官路继荣进行调解。法官立即通过电话联系武某,武某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予以认可,并希望法院组织调解。

  “既然来了法院,双方对欠款也都认可,要不就为你们组织线上调解,省得耽误你们务工,你们同意吗?”得到张金等人的答复后,法官立即利用微信群聊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我最近确实资金周转比较困难,能不能缓一缓?”“最好能确定一个时间。”“两个月以后一定支付你们的欠款……”最终,双方达成了一致的调解意见,纠纷在立案当天就得到解决。

  据介绍,兴庆区人民法院通过开辟绿色通道、设立“小案快办”“快立、快审、快执”机制、合并审理系列案件、严格适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加大调解力度等方式维护农民工群体权益,最大限度保障涉案各方案结事了。(记者 张适清)

  纾解烦“薪”事 当好护“薪”人

  群众到“12309”检察服务中心咨询。记者 杨超 摄

  “感谢检察官帮助我拿到辛苦钱。”近日,36岁的马散曼来到泾源县人民检察院,将一面印有“怀爱民之心 办利民之事”字样的锦旗送到办案检察官手中,以此表达感激之情。

  2023年8月,马散曼在高某承包的泾源县一家超市装修工程中务工,主要从事墙面装修。双方口头约定墙面刮腻子按每平方米17元计算,根据最后刮腻子面积结算工钱。完工后,产生劳务费共5389元,但高某仅支付马散曼180元。随后,马散曼多次向高某索要所欠劳务费5200元,均被高某以各种理由推脱不付,且高某后来离开泾源县,拒接电话、不回复信息。

  高某“失联”,让马散曼束手无策,追要劳务费之路陷入困境。无奈之下,马散曼向泾源县人民检察院求助,申请支持起诉。

  接到反映后,泾源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杨红调查核实发现,马散曼家庭困难,全家生活开支全靠她一个人打工支撑。为此,泾源县人民检察院迅速启动支持起诉程序,检察官通过提供法律咨询、指导和协助补充收集相关证据等方式,帮助马散曼撰写起诉书,支持她向泾源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法院判决,高某一次性向马散曼支付劳务费5200元。

  但事情依旧没有结束。“判决书早就收到了,但他还未向我支付工钱,我该怎么办?”马散曼再次向检察官打电话求助。

  “虽然她的案子在检察环节已办结,但没有拿到工资,始终是我心里的疙瘩。”杨红告诉马散曼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详细讲解了申请执行的流程和事项,同时杨红还协助马散曼向法院申请执行。

  近日,马散曼终于收到了被拖欠的劳务费。

  近年来,我区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民事检察职能,做实做优支持起诉工作,解决劳动者“烦薪忧酬”事,织密织牢薪酬保障网,加强协调联动,深化与公安、法院、司法行政、劳动保障、妇女维权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在案源线索相互移送、多元协同配合纠纷解决、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强协调配合,共同保护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同时,对农民工欠薪案件开设绿色通道,专人受理快速审查,提供法律咨询、梳理相关证据。2024年,聚焦特定群体司法保护,全区检察机关支持农民工起诉索薪维权340件,追回薪水共854万元。

  此外,聚焦民生热点,我区检察机关还积极搭建“数据模型”,助劳动者安“薪”。

  2024年6月,平罗县人民检察院依托构建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公益诉讼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发现辖区10家施工总承包单位建设施工的11个投资项目,均存在未开设农民工工资专户、未按规定存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或提供金融机构保函的违法情形。随即,检察院立案调查,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11个在建政府投资项目陆续完成存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94.41万元,并按时向480余名农民工发放工资685.3万元。“打工挣钱,是我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能按时拿到工资,是辛苦一年最大的盼头。”平罗县农民工赵强说。(记者 杨超)

  法律援助让农民工索薪维权有门路

  法律工作人员开展普法宣传。 记者 马忠 摄

  “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有哪些注意事项”“员工与企业发生纠纷如何解决”……连日来,中卫市司法局组织律师、公证员、法律援助工作者等法律服务力量,深入乡村、社区、企业,开展法律服务活动,针对现场求职者提出的问题,工作人员一一耐心予以解答。

  “以前找工作只关注工资待遇,今天才知道劳动合同还有这么多门道!”刚刚与青铜峡市一家养殖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的农民工王新军在认真阅读普法宣传手册后,对劳动合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感谢司法部门组织的‘法治体检’,帮我们及时发现并消除了法律风险,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宁夏早康枸杞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彦华说。

  2月19日,农民工冯成在电话里激动地向中卫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廉文华表示谢意:“多亏了廉律师,不然我这‘血汗钱’真不知啥时候才能要回来!”

  冯成的喜悦,源于一场特殊的“安心行动”。

  今年年初,中卫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纷纷开展法律援助“安心行动”专项活动,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我去年在建筑工地做工,老板拖欠了大半年工资,你们能帮忙吗?”廉文华与同事们在“法援惠民生 ‘薪’暖农民工”法治宣传活动现场遇到冯成求助。

  律师了解到,冯成和工友在某工地从事电焊等工作,被拖欠工资共计51万余元。律师帮助冯成梳理证据材料,因涉及两家公司,为明确支付义务,一次性解决此事,律师建议冯成及工友申请劳动仲裁,并帮助其申请了法律援助。经律师努力,两家公司支付了冯成和工友被拖欠的工资。

  “自法律援助‘安心行动’伊始,中卫市打好欠薪纠纷化解‘组合拳’,前移法律援助服务阵地,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法律服务平台,推行法律援助‘市域通办’加强异地协作,让农民工群体索薪有门、维权有路。”中卫市司法局副局长陈健壮说。

  “我们前前后后不知跑了多少趟,每次老板都有各种理由,就是拖着不给,幸好在法律援助中心和两位律师的帮助下,终于帮我们要回了工资。”跟农民工冯成一样,高远等多名农民工拿到拖欠的工资后专程到中卫市法律援助中心向律师张鑫表达了谢意。自活动开展以来,中卫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99件,帮助223名农民工成功拿到辛苦钱,有效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让他们感受到了法治的温暖。

  “多措并举深入推进‘春风行动’行动,通过强化法治宣传、优化法律服务、提供法治保障,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规范有序、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陈健壮说。(记者 马忠)

  法治护你安心返岗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季节,广大农民工肩负着对生活的憧憬,背起行囊,踏上返岗之路。全区政法机关组织开展的护航“春风行动”,恰似一把坚实的法治保护伞,让他们的返岗旅程更加安心、更有保障。

  拖欠工资、工伤赔偿难、劳动合同不规范等问题,始终是困扰农民工群体的痛点。令人欣慰的是,政法机关积极主动作为,将优质的法律服务精准地送到工地、厂区,送到农民工身边。从专业的法律咨询,到耐心细致的纠纷调解;从坚定有力的权益维护,到深入浅出的普法宣传,一系列务实且贴心的举措,让农民工们切实感受到法治的关怀与力量。

  护航“春风行动”,绝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专项行动,它更是法治为民的生动诠释与实践。政法干警深入一线,倾听农民工诉求,解决实际问题,诠释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深刻内涵。

  法治,既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最好的民生保障。护航“春风行动”的深入开展,必将进一步筑牢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治根基,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注入强大动力。(记者 马忠)

【编辑】:王小梅
【责任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