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宁县检察院自建“劳资纠纷虚假诉讼”监督模型,被最高检纳入全国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此监督模型,源于一件“不起眼”的劳务纠纷案:一对夫妻被开出异常高的工资,且拖欠2年未给,奇怪的是资料显示这对夫妻仍持续工作。经检察官调查,发现此案是为了获取法院文书向发包方索要工程款而伪造的证据。
“这个案子虽然已结束,但我们想劳资纠纷案件涉及虚假诉讼,是不是个案?”永宁县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公益诉讼部检察官助理王昕煜说。随后,永宁县检察院建立“劳资纠纷虚假诉讼”监督模型,筛查发现17条线索,提出监督纠正意见9件,均获法院改判。“目前,银川、吴忠等5家检察机关都应用了这个监督模型,共计成案10件。”王昕煜说。
“针对虚假诉讼线索发现难,我区检察机关坚持数据赋能,推动监督提质扩容。”自治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我区收集整理最高检及外省获奖的13个虚假诉讼法律监督模型,在全区推广应用,并组织全区办案力量对‘确认劳动关系补缴社保虚假诉讼’‘职业放贷人’等模型集中研判、排查线索。”其中,固原市原州区检察院通过“刑民交叉类案”监督模型,监督法院纠正17件民间借贷虚假诉讼案;银川市金凤区检察院运用“医疗保险民事法律”监督模型,提出检察建议督促退回违规保险的27多万元医保基金。(记者 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