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员为旅客除了提供耳塞、眼罩等专项服务,还提供行李止轮器、区分牌等特色服务。
高铁上,每名列车员负责4节车厢,除调整行李、组织乘降外,还包括检查应急备用箱和消防设施等。
高毓英(左二)和同事在列车长李丹迪(右一)指导下进行礼仪培训。
D8941次列车经停吴忠站,高毓英组织站台旅客乘降。
“D8941次列车一至四车旅客乘降完毕。”高毓英探出身子,朝车门口左右瞭望,确认无乘客上下后向对讲机报告。8时35分,列车准时驶出银川火车站。
高毓英是国铁兰州局银川客运段一名“00后”列车员,今年是她入职的第二年。半年前,她通过单位组织的学习培训,取得了高铁乘务员上岗资质,从一名普速乘务员成长为动车乘务员。随着车速的提升,还有服务节奏的加快,组织乘降、验票、调行李,全程几乎没有空闲时间。
D8941次列车是一辆早班车,乘客早起赶车或许很疲惫,而列车员到岗时间则更早。发车前105分钟,也就是清晨6时50分,高毓英和同事已到单位集合。上车前先接受安全警示教育,做对讲机调试通话等准备工作。上车后检查电茶炉、灭火器等设施设备及车容整理工作,而她们统一、精致的妆容,需要在集合前便打理好。
“请问能补到坐票吗?”“我查一下,如有空坐随时通知您。”高毓英从挎包里取出手持终端机检票、查座。有时,我们会看到列车员似乎像乘客一样刷手机,实际上,他们的私人手机在上车前已上交,手中是一部安装了虚拟卡的公务机,它不连接外网,仅用于登录客运站车无线交互系统。即便车厢空空,列车员也不允许像乘客一样坐下歇息,立岗、手势和蹲姿都遵循规范。
列车员每月有一半时间在行进的列车上服务,那么剩下一半时间可自由休息吗?并非如此。他们时常需要作为热备班组随时待命,此外还有日常培训、演练和考核等,所以形容为半军事化管理并不夸张。
严格管理是为了提升列车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去年夏天降雨频繁,7月4日13时13分,那时高毓英还是普速列车员,她值乘的K1088次列车从长沙始发,正常应次日傍晚抵达银川。“当晚8时我交班后休息,凌晨3时接班时,发现列车居然停在原地没有挪动,原来刚驶出信阳站便因暴雨滞留在了河南境内。”高毓英回忆,当时乘客的情绪已经很焦躁了,加上此前已停运了2天,车厢几乎满座。“我赶紧和同事一起统计折返旅客下车信息,安抚乘客情绪,最终在上午11时返回了长沙。”
虽然上班不足两年,高毓英已有了职业病,休班时乘坐火车探亲,也会不自觉观察旅客需求,她说:“现阶段我只想努力提升业务能力,平安站好每一班岗。”(记者 王晓龙 白茹 文/图)